明仁殿进讲五首

黄绫写本奏经筵,正是虞书第二篇。 圣主从容听讲罢,许教留在御床边。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经筵(jīng yán):古代帝王为研读经史而特设的御前讲席。
  • 虞书:中国古代文献《尚书》中的一部分,记载了虞舜的事迹和言论。
  • 御床:皇帝的床榻,这里指皇帝的私人空间。

翻译

黄绫制成的写本呈上经筵,那正是《尚书》中的第二篇《虞书》。圣明的君主在从容听完讲授后,允许将其留在自己的御床边。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元代贡师泰在明仁殿进行经筵讲授的场景。诗中,“黄绫写本”显示了讲授内容的尊贵与重要,而“正是虞书第二篇”则指明了讲授的具体内容。后两句表达了皇帝对讲授的重视和满意,不仅从容听讲,还特意留下讲本在身边,显示了对知识的尊重和对讲师的赞赏。整体上,诗歌通过简洁的语言,展现了皇帝与学者之间的互动,以及学术在宫廷中的崇高地位。

贡师泰

元宁国府宣城人,字泰甫,号玩斋。贡奎子。国子生。泰定帝泰定四年授从仕郎、太和州判官。累除绍兴路总管府推官,郡有疑狱,悉为详谳而剖决之,治行为诸郡最。后入翰林为应奉,预修后妃、功臣列传。惠宗至正十四年,为吏部侍郎。时江淮兵起,京师缺粮。师泰至浙西籴粮百万石给京师。迁兵部侍郎。旋为平江路总管。十五年,张士诚破平江,师泰逃匿海滨。士诚降元,出任两浙都转运盐使。二十年,官户部尚书,分部闽中,以闽盐易粮,由海道运给京师。二十二年,召为秘书卿,道卒。工诗文。有《玩斋集》。 ► 18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