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杨伯可
齐鲁多平原,江浙田高下。
戢戢如鱼鳞,土籍谁主者。
富人擅其利,失业悯孤寡。
方今用周礼,天官出经野。
古法虽可行,必得奉行者。
杨君古循良,暨阳小民社。
原隰遍咨询,辞色每宽假。
经营始不扰,期集乃多暇。
实惠苏困穷,先声走豪霸。
陇牛閒卧昼,邑犬不惊夜。
当年经行处,爱此憩棠舍。
鸠功首上计,列郡居其下。
倾城出送君,饥童控羸马。
坐中有狂生,出位独难咤。
均为受廛氓,关市不亲稼。
乡胥上下手,轻重意取舍。
仁公力救弊,立法宜少借。
圣朝天广大,焉用究纤罅。
议政罪甘诛,矧避官长骂。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戢戢 (jí jí):形容整齐排列的样子。
- 土籍:土地的登记册。
- 循良:指遵循良好规范的人。
- 原隰 (yuán xí):指平原和低湿之地,泛指田野。
- 辞色:言辞和表情。
- 期集:约定的时间集合。
- 实惠:实际的好处。
- 苏困穷:使困苦的人得到解脱。
- 先声:预先的声誉或消息。
- 豪霸:强横霸道的人。
- 陇牛 (lǒng niú):指耕牛。
- 邑犬:城里的狗。
- 憩棠舍:休息的棠树下。
- 鸠功:聚集功劳。
- 上计:上等的计策或成绩。
- 受廛氓 (chán méng):指接受土地的平民。
- 关市:指市场。
- 乡胥:乡里的官吏。
- 究纤罅 (xiān xià):探究细微的裂缝,比喻追究小错误。
- 议政:讨论政治。
- 矧 (shěn):何况。
翻译
齐鲁之地多平原,江浙的田地高低错落。土地整齐如鱼鳞,谁是这片土地的主人呢?富人独占其利,失去土地的人则哀悯孤寡。如今使用周礼,天官负责管理田野。古法虽可实行,但必须有奉行的人。杨君是遵循良好规范的官员,他在暨阳这个小民社中。他遍访平原和低湿之地,言辞和表情总是宽容。他开始经营时不扰民,约定的时间集合后有许多空闲。他给予困苦的人实际的好处,他的名声先于他行动,使强横霸道的人退避。耕牛在白天悠闲地卧着,城里的狗在夜晚也不惊扰。他当年经过的地方,他爱在此休息的棠树下。他聚集功劳,成绩在各郡中居首。全城的人都出来送他,饥饿的童子牵着瘦弱的马。坐中有一个狂生,他出位独自难以应对。他们都是接受土地的平民,却不亲自耕种市场。乡里的官吏上下其手,轻重随意取舍。仁慈的公权力力图救弊,立法应稍加借用。圣朝天广大,何必追究细微的错误。讨论政治罪该诛,何况还要避免官长的责骂。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杨君作为一位遵循良好规范的官员,在管理土地和救助困苦人民方面的贡献。诗中通过对比齐鲁和江浙的地理特点,突出了土地管理的重要性。杨君的治理不仅带来了实际的好处,还赢得了人民的尊敬和爱戴。诗的结尾部分,通过对狂生和乡胥的批评,强调了政治讨论的重要性和对细微错误的宽容态度。整体上,这首诗赞扬了杨君的仁政和智慧,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政治和经济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