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李宰

句曲一山县,东西俱百里。 三茅地有灵,出宰多才美。 前有赵与谢,今有程与李。 李为山东望,声价高莫比。 清明一古镜,冷浸玉泉里。 敏哉制锦手,洗却鸣琴耳。 仁心非邀誉,直道不容毁。 慈姁牧细民,谦撝揖多士。 学馆盛文风,讲席究经旨。 有客东北来,空斋兀书几。 弹铗笑冯驩,下榻惭孺子。 乐虽足一瓢,饱不望四簋。 既为邑之氓,是亦吾所耻。 饥饿欲赒之,馈蒱斯受已。 将归重回首,决去负知己。 冉冉楚山云,悠悠断江水。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句曲:地名,今江苏句容县。
  • 三茅:指三茅山,在句容县东南。
  • 制锦手:比喻有才能的官员。
  • 鸣琴耳:比喻清廉的官员。
  • 慈姁:慈爱温和。
  • 谦撝:谦虚退让。
  • 兀书几:独自坐在书桌前。
  • 弹铗:弹剑,比喻有才华而不得志。
  • 冯驩:战国时齐国孟尝君的门客,曾因不满待遇而弹剑作歌。
  • 下榻:留宿。
  • 孺子:指东汉徐穉,陈蕃为太守时,不接待宾客,只为徐穉设一榻,徐去后即悬挂不用。
  • 四簋:古代盛食物的器具,这里指丰盛的食物。
  • 邑之氓:指当地的百姓。
  • 馈蒱:赠送的酒食。
  • 冉冉:慢慢地。

翻译

句曲县这个地方,东西长百里。三茅山有灵气,出产的官员多才多艺。以前有赵与谢,现在有程与李。李是山东的名门望族,声望无人能比。他的清明如同一面古镜,冷冷地浸在玉泉之中。他是个有才能的官员,清廉得如同洗净的鸣琴。他的仁心不是为了求名,他的正直不容许任何诋毁。他慈爱温和地牧养着百姓,谦虚退让地对待士人。学馆里文风盛行,讲席上深入研究经典。有客人从东北来,我独自坐在书桌前。我弹剑嘲笑自己像冯驩一样不得志,留宿时感到惭愧不如徐穉。虽然快乐只需一瓢水,但吃饱却希望有四簋食物。既然成了这里的百姓,这也是我所羞耻的。饥饿时想要得到帮助,接受了赠送的酒食。将要回去时再次回首,决定离开辜负了知己。楚山的云慢慢地飘,断江的水悠悠流淌。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句曲县的风景和当地官员的才德,通过对比前人的辉煌和自己的落寞,表达了作者对清廉官员的敬仰和对自身境遇的感慨。诗中运用了许多典故和比喻,如“制锦手”、“鸣琴耳”等,形象生动地展现了官员的形象。同时,通过“弹铗笑冯驩”等句,抒发了作者怀才不遇的苦闷。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表达了作者对清廉政治和理想人格的向往。

陆文圭

宋元间常州江阴人,字子方。博通经史百家及天文、地理、律历、医药、算数之学。宋度宗咸淳初,中《春秋》乡选。宋亡,隐居城东,学者称墙东先生。元仁宗延祐时,再中乡举。为文融会经传,纵横变化,莫测其涯际,东南学者皆宗师之。朝廷数聘,以老疾辞。有《墙东类稿》。 ► 65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