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师本竹

鲁国几男子,陋巷称颜渊。 箪食何从出,赖有负郭田。 养志本无求,求人志可怜。 蜀翁古奇士,束书裹寒毡。 客来拥毡坐,客去挟书眠。 索供广文饭,催送司业钱。 玉瓶何处酒,翠釜谁家烟。 我乃遭数奇,彼胡钟美偏。 厄穷不自悯,静退犹为贤。 揖士撤讲席,呼儿买归船。 后游记何日,今别已高年。 感翁出处迹,抚几心茫然。 握手出门去,梅雨暗江天。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鲁国:古代国名,今山东一带。
  • 陋巷:狭窄简陋的巷子。
  • 颜渊:孔子弟子,以贫而好学著称。
  • 箪食:用竹器盛的食物,指简单的饭菜。
  • 负郭田:靠近城郭的田地,指家产。
  • 养志:培养志向。
  • 索供:索取供应。
  • 广文饭:指广文馆的饭食,广文馆是古代的学府。
  • 司业钱:指学官的俸禄。
  • 玉瓶:珍贵的酒瓶。
  • 翠釜:翠绿色的炊具。
  • 遭数奇:遭遇不幸。
  • 厄穷:困顿贫穷。
  • 静退:安静退隐。
  • 揖士:向士人致意。
  • 撤讲席:撤去讲学的席位。
  • 梅雨:春末夏初的雨季。

翻译

在鲁国,有许多人自称是男子汉,却住在简陋的巷子里,自比颜渊。他们简单的饭菜从何而来?全靠家中有靠近城郭的田地。培养志向本不追求外在的物质,但求人帮助却显得可怜。蜀地的翁是一位奇特的士人,他带着书籍和寒冷的毡子。客人来时,他便裹着毡子坐下,客人离去后,他又抱着书睡觉。他索取广文馆的饭食,催促送来学官的俸禄。珍贵的酒瓶里装着哪里的酒,翠绿色的炊具冒着谁家的炊烟?我却遭遇不幸,而他为何总是幸运?即使在困顿贫穷中,安静退隐仍被视为贤德。向士人致意,撤去讲学的席位,叫儿子准备回家的船。下次再游不知何时,今天的离别已是多年以后。感慨翁的行踪,我心中茫然。握手告别,出门而去,梅雨笼罩着天空。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鲁国陋巷中的颜渊式人物和蜀地奇士的对比,表达了诗人对世态炎凉的感慨。诗中,诗人自比遭遇不幸,而对方却总是幸运,这种对比加深了诗的情感深度。诗的结尾,诗人以梅雨暗喻心情的沉重和迷茫,增强了诗歌的意境和情感表达。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人生境遇的深刻思考和对世事的无奈感慨。

陆文圭

宋元间常州江阴人,字子方。博通经史百家及天文、地理、律历、医药、算数之学。宋度宗咸淳初,中《春秋》乡选。宋亡,隐居城东,学者称墙东先生。元仁宗延祐时,再中乡举。为文融会经传,纵横变化,莫测其涯际,东南学者皆宗师之。朝廷数聘,以老疾辞。有《墙东类稿》。 ► 65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