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诗五首

何处人夜归,一犬穿篱吠。 狺狺声四起,似各应其类。 月寒人影空,帖耳循墙去。 家家防穿窬,披衣不得睡。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狺狺(yín yín):狗叫声。
  • 穿窬(chuān yú):穿墙而过的小偷。

翻译

深夜里,不知是谁归家,一只狗穿过篱笆大声吠叫。 犬吠声此起彼伏,似乎每只狗都在回应它的同类。 月光下,人的身影显得孤单,耷拉着耳朵沿着墙边悄悄离去。 家家户户都在防备着可能穿墙而入的小偷,因此披着衣服无法安心入睡。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深夜归家时狗吠的情景,展现了乡村夜晚的宁静与紧张。诗中“狺狺声四起”生动地描绘了狗吠的连绵不断,而“月寒人影空”则传达了一种孤寂和警惕的氛围。最后两句“家家防穿窬,披衣不得睡”深刻反映了人们对安全的担忧,以及夜晚的不安与警觉。整体上,诗歌以简洁的语言勾勒出一幅生动的乡村夜归图,表达了人们对安宁生活的渴望和对潜在威胁的警觉。

陆文圭

宋元间常州江阴人,字子方。博通经史百家及天文、地理、律历、医药、算数之学。宋度宗咸淳初,中《春秋》乡选。宋亡,隐居城东,学者称墙东先生。元仁宗延祐时,再中乡举。为文融会经传,纵横变化,莫测其涯际,东南学者皆宗师之。朝廷数聘,以老疾辞。有《墙东类稿》。 ► 65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