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程子充少监家藏二诗遗墨

教子惟欲谄,嫁女惟欲官。床屏触头乃翁怒,文书衔袖媒姥谩。 痴人一笑可绝倒,古训相传良独难。大夫有愧程监察,上谷敢望元遗山。 易箦微言尚典刑,出门别语重丁宁。子无橐装与宝剑,女无绣褥与金屏。 各赠骊珠五十六,藏在肺腑为深铭。梓乔俯仰俱莫及,冰玉清润尤相形。 水衡使者直而温,遗山宅相监察孙。禔身务学承先志,范世传家示格言。 正大去今八十年,流风遗俗犹有存。谁能题诗墓柏下,使两仙翁起九原。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教子惟欲谄:指教育子女只希望他们谄媚奉承。
  • 嫁女惟欲官:指嫁女儿只希望她能嫁给有权势的人。
  • 床屏触头乃翁怒:床边的屏风触碰到头,引起父亲的愤怒。
  • 文书衔袖媒姥谩:文书藏在袖子里,媒婆轻慢不敬。
  • 骊珠:传说中的宝珠,比喻珍贵的东西。
  • 梓乔:梓木和乔木,比喻优秀的木材,这里指优秀的子女。
  • 水衡使者:古代官名,掌管水利。
  • 禔身:修身养性。
  • 正大:指正直和伟大。

翻译

教育子女只希望他们谄媚奉承,嫁女儿只希望她能嫁给有权势的人。床边的屏风触碰到头,引起父亲的愤怒,文书藏在袖子里,媒婆轻慢不敬。痴人一笑可以让人绝倒,古训相传确实很难。大夫有愧于程监察,上谷敢望元遗山。

临终前的微言还保持着典范,出门前的别语再次叮嘱。儿子没有行囊和宝剑,女儿没有绣褥和金屏。各自赠送五十六颗珍贵的骊珠,藏在肺腑深处铭记。梓木和乔木都比不上,冰玉清润尤其相映成趣。

水衡使者正直而温和,遗山宅相监察的孙子。修身养性务求学习继承先人的志向,示范世代传家展示格言。正直和伟大已经过去八十年,流风遗俗仍然有存。谁能题诗在墓柏下,使两位仙翁从九原起。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家族传统和教育方式的反思,表达了作者对正直品格和家族传承的重视。诗中,“教子惟欲谄,嫁女惟欲官”揭示了当时社会对权力和地位的过分追求,而“文书衔袖媒姥谩”则反映了社会风气的浮躁。后文通过对比“梓乔”与“冰玉”,强调了品德的重要性。结尾处,作者希望有人能在墓前题诗,以纪念那些坚守正直和伟大传统的人,体现了对传统美德的怀念和传承的愿望。

陆文圭

宋元间常州江阴人,字子方。博通经史百家及天文、地理、律历、医药、算数之学。宋度宗咸淳初,中《春秋》乡选。宋亡,隐居城东,学者称墙东先生。元仁宗延祐时,再中乡举。为文融会经传,纵横变化,莫测其涯际,东南学者皆宗师之。朝廷数聘,以老疾辞。有《墙东类稿》。 ► 65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