寿王君明
去年中秋月色高,吴山痛饮推文豪。
今年依旧故乡月,纷纷青紫誇儿曹。
世间儿曹何足数,芙蓉仙人在江浦。
握荃怀瑾遗世纷,黄卷日与圣贤伍。
曾攀月桂臼边枝,素娥夜半睡不知。
觉来薄怒赪自持,与仙重约三秋期。
一朝功成九霄去,小黠肯顾偷桃儿。
城东白发龙钟叟,瓣香来祝仙人寿。
长生辟谷未要学,千载与君期不朽。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吴山:地名,指杭州的吴山。
- 文豪:文学才能出众的人。
- 青紫:古代公卿服饰,借指高官显爵。
- 儿曹:儿辈,孩子们。
- 芙蓉仙人:比喻高洁脱俗的人。
- 握荃怀瑾:比喻怀抱美好的品质。
- 黄卷:指书籍。
- 月桂:传说中的月中桂树。
- 素娥:嫦娥的别称。
- 赪:红色。
- 辟谷:道家修炼方法,指不食五谷以求长生。
- 瓣香:比喻虔诚的心意。
翻译
去年中秋,月亮高悬,我在吴山痛饮,被誉为文豪。今年,故乡的月亮依旧明亮,而那些孩子们却纷纷炫耀他们的官职。
世间的孩子们有什么值得数说的,只有那位像芙蓉一样高洁的仙人,在江边独自清修。他怀抱着美好的品质,远离尘世的纷扰,每天与圣贤的书籍为伴。
他曾攀上月桂树,摘取那树边的枝条,嫦娥在夜半时分并未察觉。醒来时,她因薄怒而面色泛红,与仙人重新约定了三秋之期。
一旦功成名就,他便飞升至九霄云外,那些小聪明的人又怎能理解偷桃的乐趣。城东有一位白发苍苍、行动不便的老人,他虔诚地向仙人祈求长寿。
他并不想学习长生的辟谷之术,只希望千年之后,与仙人一样不朽。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对比去年与今年中秋的情景,表达了作者对故乡月色的怀念和对世俗名利的淡漠。诗中,“芙蓉仙人”的形象象征着高洁与超脱,与世俗的“儿曹”形成鲜明对比。末尾,作者借白发老人的形象,表达了对长生不朽的向往,但又不愿沉溺于世俗的修炼方法,体现了对精神境界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