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腊日:农历十二月初八,即腊八节。
- 还乡:回到家乡。
- 弟劝兄酬:弟弟劝酒,兄长应和。
- 怨嗟:怨恨和叹息。
- 肠断:形容极度悲伤。
- 避地:避难的地方。
- 眼穿:望眼欲穿,形容非常渴望见到。
- 永夜:长夜。
- 乡关:故乡的关隘,代指故乡。
- 去雁:飞走的雁,比喻音信。
- 无信:没有消息。
- 风雨寒灯:风雨中的孤灯。
- 不作花:不开放,比喻没有欢乐。
- 五更:凌晨三点到五点,古代分夜为五更。
- 情调苦:情感上的苦闷。
- 城南吹角北吹笳:城南吹响号角,城北吹响笳声,形容战乱或边塞的景象。
翻译
当年腊八节回家还早,弟弟劝酒,兄长应和,何来怨恨和叹息。 此时心碎地一同避难,长夜望眼欲穿,倍加思念家乡。 故乡的雁儿飞走,音信全无,风雨中的孤灯不再闪烁欢乐。 特别是在五更时分,情感上的苦闷达到顶点,城南吹响号角,城北吹响笳声。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诗人在腊八节回乡时的深情。诗中,“弟劝兄酬”展现了家庭的温馨,而“肠断此时”和“眼穿永夜”则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深切思念和避难时的孤独与无助。末句“城南吹角北吹笳”以边塞的景象,加深了诗中的忧国之情和战乱背景下的无奈。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简练,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家乡和亲人的深切怀念,以及对战乱时代的深刻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