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分宜县胡于信钓翁诗卷

· 郭钰
严光不作汉廷臣,今日闻君亦隐沦。 草笠暮归三峡雨,竹竿晴钓五桥春。 长歌鼓枻知音少,满卷题诗入画真。 马上行人莫相问,白鸥波暖最相亲。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严光:东汉隐士,字子陵,曾与汉光武帝刘秀同学,刘秀即位后,严光隐居不见。
  • 隐沦:隐居。
  • 草笠:用草编制的帽子,常用于遮阳。
  • 三峡:指长江三峡,即瞿塘峡、巫峡、西陵峡。
  • 竹竿:钓鱼用的竹制竿子。
  • 五桥:地名,具体位置不详,可能指某个有桥的地方。
  • 长歌鼓枻:长歌,长声歌唱;鼓枻,敲打船舷,形容船行时的声音。
  • 知音:理解自己的人,知己。
  • 入画真:形容诗文或景物美得像画一样真实。
  • 白鸥:白色的海鸥,常用来象征自由或隐逸的生活。

翻译

严光不愿做汉朝的臣子,今天听说你也选择了隐居。戴着草帽在三峡的雨中傍晚归来,手持竹竿在五桥的春天晴天钓鱼。长声歌唱,敲打船舷,知道你心意的人很少,满卷的诗篇就像画一样真实。骑马的行人不要问起,温暖的白鸥波涛是最亲近的伴侣。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比严光的隐居和胡于信的隐逸生活,表达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对知音难寻的感慨。诗中描绘的草笠暮归、竹竿晴钓的画面,生动展现了隐士生活的宁静与自由。长歌鼓枻、知音少的描写,则透露出诗人对世俗的疏离感和对真正理解自己的人的渴望。最后以白鸥波暖作结,象征着隐士与自然的和谐共处,以及对简单生活的满足和追求。

郭钰

元明间吉安吉水人,字彦章。元末隐居不仕。明初,以茂才征,辞疾不就。生平转侧兵戈,流离道路,目击时事阽危之状,故诗多愁苦之词。于战乱残破郡邑事实,言之确凿,尤足补史传之缺。有《静思集》。 ► 60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