效范先生侏儒行
君不见侏儒长三尺,有钱可使粟可食。虎豹天关深九重,直犯龙颜请恩泽。
方朔昂昂饥欲死,每一见之长叹息。长叹息,将何如,东家之邱九尺躯,遍走天下无停车。
绝粮于陈逐于鲁,皇皇何用三千徒。呜呼皇皇何用三千徒,吾宁饱死作侏儒。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侏儒:身材异常矮小的人。
- 粟:古代泛指谷类。
- 天关:指皇宫的门户,比喻朝廷。
- 龙颜:指皇帝的面容,代指皇帝。
- 恩泽:皇帝的恩典。
- 方朔:指东方朔,西汉时期的文学家,以机智和幽默著称。
- 昂昂:形容人的气概高昂。
- 东家之邱:指东家的主人,这里比喻有才能的人。
- 皇皇:形容非常匆忙。
- 绝粮于陈逐于鲁:指孔子在陈国和鲁国遭遇困境,没有粮食,被驱逐。
- 三千徒:指孔子的弟子有三千人。
翻译
你难道没看见侏儒虽然只有三尺高,但有钱就能使他得到粮食得以生存。虎豹般的权贵深居九重天关,却能直接冒犯皇帝请求恩泽。 东方朔虽然气概高昂却饥饿欲死,每次见到侏儒都长叹不已。长叹不已,又能如何呢?东家的主人虽然有九尺之躯,却走遍天下无处停车。 在陈国断粮,在鲁国被驱逐,匆忙中何需三千弟子。唉,匆忙中何需三千弟子,我宁愿饱死做个侏儒。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比侏儒和东方朔的命运,讽刺了社会的不公和权贵的腐败。侏儒虽然身材矮小,但有钱就能生存,而东方朔虽然才华横溢,却饥饿难耐。诗中还借用了孔子的典故,表达了对于有才能者无处施展的悲哀。最后,诗人宁愿选择饱死也不愿像侏儒那样苟且偷生,表达了对尊严和正义的坚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