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月望又自新淦泊桐江时弟铨新殁

· 郭钰
远营鼓角送悲酸,十口无归泪不乾。 孤雁哀鸣秋浦远,慈乌待哺夕阳残。 江南战骨遗民尽,天上除书选将难。 敢望伊周明至理,愿闻韩信早登坛。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十二月望:农历十二月的望日,即十五日。
  • 新淦:地名,今江西省新干县。
  • 桐江:江名,位于浙江省。
  • :人名,指作者的弟弟。
  • :去世。
  • 营鼓角:军营中的鼓声和号角声。
  • 悲酸:悲伤和心酸。
  • 十口无归:指家中有十口人,但无人能回家。
  • 孤雁:孤单的雁,比喻孤独无助的人。
  • 哀鸣:悲伤的鸣叫。
  • 秋浦:秋天的水边。
  • 慈乌:乌鸦的一种,传说中会反哺其母,比喻孝顺。
  • 待哺:等待喂养。
  • 夕阳残:夕阳即将落山,比喻时光将尽。
  • 江南战骨:指江南地区的战争遗留下来的尸骨。
  • 遗民:指战乱后幸存的人民。
  • 天上除书:指朝廷的任命文书。
  • 选将难:选拔将领困难。
  • 伊周:伊尹和周公,古代贤臣,比喻贤能之士。
  • 明至理:明白最高的道理。
  • 韩信早登坛:韩信是汉初名将,登坛拜将,比喻希望早日得到重用。

翻译

军营中的鼓声和号角声传来悲伤和心酸,家中有十口人,却无人能回家,泪水无法干涸。孤独的雁在秋天的水边哀鸣,慈乌等待着夕阳残照时的喂养。江南的战场上留下了无数的尸骨,幸存的人民已经不多,朝廷选拔将领也变得困难。我不敢期望能像伊尹和周公那样明白最高的道理,只愿能像韩信那样早日得到重用。

赏析

这首作品表达了作者在战乱时期的深切悲痛和对国家未来的忧虑。诗中通过“营鼓角”、“孤雁”、“慈乌”等意象,描绘了战争带来的孤独和绝望,以及对家人的思念。同时,“江南战骨”、“选将难”反映了战乱对人民生活和国家治理的严重影响。最后,作者表达了对贤能之士的渴望和对国家能够早日恢复和平的期盼。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凝练,展现了作者对时代苦难的深刻感受和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关怀。

郭钰

元明间吉安吉水人,字彦章。元末隐居不仕。明初,以茂才征,辞疾不就。生平转侧兵戈,流离道路,目击时事阽危之状,故诗多愁苦之词。于战乱残破郡邑事实,言之确凿,尤足补史传之缺。有《静思集》。 ► 60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