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次上京杂咏韵十首

· 袁桷
昔年曾扈跸,宿直对鳌峰。 锦掣兰苕翠,波翻墨沼龙。 起居青简注,除拜紫泥封。 共说先皇日,千官总住冬。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扈跸(hù bì):随从帝王的车驾。
  • 宿直:夜间值班。
  • 鳌峰:神话中的山峰,常用来比喻高耸或重要的地方。
  • 兰苕(lán tiáo):兰草的茎。
  • 墨沼:墨池,指学习或书写的地方。
  • 青简:古代用来书写的竹简,这里指史书或记录。
  • 紫泥封:古代帝王诏书用紫泥封缄,表示尊贵。
  • 除拜:任命官职。
  • 先皇:已故的皇帝。
  • 住冬:指在冬季居住,这里可能指皇帝在冬季的居所。

翻译

往年我曾随从帝王的车驾,夜晚值班对着高耸的鳌峰。 锦绣中兰草的茎翠绿欲滴,波涛翻滚的墨池中仿佛有龙在游动。 日常的起居被记录在青简上,任命官职的诏书用紫泥封缄。 大家都说在先皇的时代,千官都在冬季的居所中。

赏析

这首作品回忆了作者过去随从帝王时的情景,通过对鳌峰、兰苕、墨沼等意象的描绘,展现了宫廷的庄严与文化的繁荣。诗中“青简注”与“紫泥封”体现了官职的尊贵与记录的正式,而“先皇日,千官总住冬”则流露出对过去时光的怀念。整体上,诗歌语言典雅,意境深远,表达了对往昔宫廷生活的深切回忆。

袁桷

元庆元路鄞县人,字伯长,号清容居士。举茂才异等,起为丽泽书院山长。成宗大德初,荐授翰林国史院检阅官。进郊祀十议,礼官推其博,多采用之。升应奉翰林文字、同知制诰,兼国史院编修官。请购求辽、金、宋三史遗书。英宗至治元年,官翰林侍讲学士。泰定帝泰定初辞归。桷在词林,朝廷制册、勋臣碑铭,多出其手。卒谥文清。著有《易说》、《春秋说》、《延祐四明志》、《清容居士集》。 ► 33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