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次韵:依照所和诗中的韵及其用韵的先后次序写诗。
- 陈又新:人名,诗人的朋友。
- 袁桷:元代诗人,本诗作者。
- 春菲:春天的花朵。
- 平楚:平野,平林。
- 微茫:模糊不清的样子。
- 落照:落日的光辉。
- 烧后断碑:指经过火烧后残破的石碑。
- 遗鸟迹:指碑上残留的鸟的痕迹,比喻碑文已模糊不清。
- 耕馀残璧:耕作后剩下的残破玉石,比喻残破的文物或遗迹。
- 蚕眉:形容眉毛细长如蚕。
- 泉分去路:泉水分流而去的路径。
- 萧萧玉:形容泉水清澈如玉,声音萧萧。
- 山耸归云:山峰高耸,云雾缭绕,仿佛山峰归入云中。
- 簇簇旗:形容云雾缭绕,如同簇拥的旗帜。
- 驻马:停马。
- 搔首:抓头,挠发。有所思的样子。
- 远烟回雁:远处的烟雾和回飞的雁群。
翻译
登上高台,何必惋惜春花的凋零,眼前是平野和模糊的落日景象。 经过火烧的断碑上残留着鸟的痕迹,耕作后剩下的残破玉石隐藏着细长的蚕眉。 泉水清澈,分流而去,声音萧萧,山峰高耸,云雾缭绕,仿佛归入云中。 停下马来,我应该再抓抓头,远处的烟雾和回飞的雁群,景色美得无法用诗句完全表达。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登高远眺的景象,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刻画,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诗中“烧后断碑遗鸟迹,耕馀残璧隐蚕眉”等句,巧妙地将历史遗迹与自然景色结合,展现了时间的痕迹和自然的变迁。结尾的“驻马应需更搔首,远烟回雁不胜诗”则抒发了诗人面对美景时的无限思绪和诗意盎然。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展现了袁桷作为元代诗人的高超艺术成就。
袁桷
元庆元路鄞县人,字伯长,号清容居士。举茂才异等,起为丽泽书院山长。成宗大德初,荐授翰林国史院检阅官。进郊祀十议,礼官推其博,多采用之。升应奉翰林文字、同知制诰,兼国史院编修官。请购求辽、金、宋三史遗书。英宗至治元年,官翰林侍讲学士。泰定帝泰定初辞归。桷在词林,朝廷制册、勋臣碑铭,多出其手。卒谥文清。著有《易说》、《春秋说》、《延祐四明志》、《清容居士集》。
► 335篇诗文
袁桷的其他作品
- 《 髫龀侍诸父拜双峰祠堂未尝敢有题咏二十年来接武于玉堂瀛洲霜露之思缺然有腼近开平石长老兴废补仆光绍前闻遂述旧怀为六诗且伸叹仰 》 —— [ 元 ] 袁桷
- 《 次韵马伯庸应奉绝句八首 》 —— [ 元 ] 袁桷
- 《 昌上人游京师欲言禅林弊事甫入国门若使之去者昌余里人幼岁留吴东郡遗老及颖秀自异者多处其地以予所识闻若承天了天平恩穹窿林开元茂皆可依止遂各一诗以问讯虎丘永从游尤久闻其谢世末为一章以悼六首 》 —— [ 元 ] 袁桷
- 《 谢王参议送练春红二枝 》 —— [ 元 ] 袁桷
- 《 次韵继学竹枝宛转词二首 》 —— [ 元 ] 袁桷
- 《 翰林故事莫盛于唐宋聊述旧闻拟宫词十首 其九 》 —— [ 元 ] 袁桷
- 《 饮酒杂诗 其九 》 —— [ 元 ] 袁桷
- 《 钱舜举折枝菊 》 —— [ 元 ] 袁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