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京杂咏十首

· 袁桷
云护中街日,风开北户天。 千沟凝白雪,万灶起青烟。 午溽曾持扇,朝寒却衣绵。 松林空有界,剪伐不知年。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午溽(wǔ rù):中午的闷热。
  • 朝寒:早晨的寒冷。
  • :湿润,闷热。

翻译

云层遮蔽了街道上的阳光,风儿吹开了朝北的门窗。 千条沟壑积满了白雪,万家灶台升起了青烟。 中午时分闷热得要持扇,早晨寒冷却需添衣。 松林间空旷有界,不知何时被砍伐。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北方冬日的景象,通过对比中午的闷热与早晨的寒冷,以及白雪与青烟的对比,生动地展现了季节的交替与气候的变化。诗中“千沟凝白雪,万灶起青烟”一句,以白雪和青烟为意象,形象地描绘了冬日的宁静与生活的繁忙。结尾的“松林空有界,剪伐不知年”则带有一丝哀愁,暗示了自然与人类活动的冲突。

袁桷

元庆元路鄞县人,字伯长,号清容居士。举茂才异等,起为丽泽书院山长。成宗大德初,荐授翰林国史院检阅官。进郊祀十议,礼官推其博,多采用之。升应奉翰林文字、同知制诰,兼国史院编修官。请购求辽、金、宋三史遗书。英宗至治元年,官翰林侍讲学士。泰定帝泰定初辞归。桷在词林,朝廷制册、勋臣碑铭,多出其手。卒谥文清。著有《易说》、《春秋说》、《延祐四明志》、《清容居士集》。 ► 33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