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索:追求,寻求。
- 天真:自然纯真,无修饰。
- 无作无营:无所作为,不劳心经营。
- 自在身:自由自在的身体,指不受拘束。
- 青叶髻:形容山中儿童的发型,用青叶编成的发髻。
- 呼雏:呼唤小鸟,比喻呼唤年幼的弟子。
- 白莲湖:湖名,此处可能指湖边的生活。
- 老惰:年老而懒惰。
- 耕人:农夫。
- 上座:高僧或尊者。
- 观骨:相面术中的一种,通过观察骨骼来预测命运。
- 东方:指东方朔,汉代著名的滑稽家和文学家。
- 腐唇:因长时间说话而使嘴唇干燥裂开,比喻言辞激烈。
- 蒙城:地名,可能指作者所在的地方。
- 门下土:门下的弟子或追随者。
- 沧海:大海,比喻世事变迁。
- 飞尘:飞扬的尘土,比喻世间的纷扰。
翻译
在山中居住,只追求自然纯真,无所作为,不劳心经营,自由自在。 山中的儿童用青叶编成发髻,呼唤着年幼的弟子;湖边的老人懒惰地耕作。 偶尔遇到高僧学习相面术,避免与东方朔那样言辞激烈。 一笑之间,蒙城的门下弟子们,经历了多少世事变迁,多少纷扰尘埃。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作者在山中的隐居生活,表达了对自然纯真和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诗中通过“青叶髻”和“白莲湖”等意象,生动地勾勒出了山中的宁静景象。后两句则通过对比“上座”与“东方”,以及“蒙城门下土”与“沧海飞尘”,展现了作者对世俗纷扰的超然态度和对隐居生活的满足。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体现了明代文人追求自然与心灵自由的精神风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