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合集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历:经历,这里指树木经历的时间。
- 游鳞:游动的鱼。
- 渔竿:钓鱼用的竿子。
翻译
树木高耸入云,显得古老,门前的小河清澈而带着寒意。 在这纷乱之中,偶尔也能找到整齐有序的地方,幽静之处让人感到心境的宽广。 芦笋正要发芽,槟榔花却已渐渐凋谢。 游动的鱼儿真是令人欢喜,它们似乎从未梦见过被钓上来的命运。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暮春时节的景象,通过对比乱中有整、幽处宽广的感受,表达了作者在自然中寻找心灵慰藉的情感。诗中“芦笋芽将茁,槟榔蕊渐残”一句,既展现了春天的生机,又暗示了时光的流逝。结尾的“游鳞真可喜,梦不到渔竿”则以鱼儿的自在,隐喻了对自由生活的向往。整体上,诗歌语言凝练,意境深远,表达了作者对自然和生活的深刻感悟。

袁宏道
袁宏道,字中郎,又字无学,号石公,又号六休。湖广公安(今属湖北省公安县)人。万历二十年(1592年)进士,历任吴县知县、礼部主事、吏部验封司主事、稽勋郎中、国子博士等职,世人认为是三兄弟中成就最高者。他是明代文学反对復古运动主将,他既反对前後七子摹拟秦汉古文,亦反对唐顺之、归有光摹拟唐宋古文,认为文章与时代有密切关系。袁宏道在文学上反对“文必秦汉,诗必盛唐”的风气,提出“独抒性灵,不拘格套”的性灵说。与其兄袁宗道、弟袁中道并有才名,由于三袁是荆州公安县人,其文学流派世称“公安派”或“公安体”。合称“公安三袁”。
► 1695篇诗文
袁宏道的其他作品
相关推荐
- 《 暮春有感 》 —— [ 清 ] 殷葆诚
- 《 晚春喜友人至 》 —— [ 宋 ] 吴锡畴
- 《 暮春 》 —— [ 清 ] 叶泮英
- 《 卖花声 其一 韵仙别三月,以客中所制卖花声词邮寄,泪影离声,恍惚纸上,因用原韵倚声,以报来雁 》 —— [ 清 ] 汪淑娟
- 《 蝶恋花 · 暮春花下 》 —— [ 清 ] 季兰韵
- 《 别驾刘景华甫下车即署海阳篆不三月以入觐行漫赋五绝为赠 》 —— [ 明 ] 林熙春
- 《 次韵通明叟晚春二十七首 其二十 》 —— [ 宋 ] 释德洪
- 《 顾徵君家园诗八首其三月光亭 》 —— [ 明 ] 林大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