赴栖霞

黄叶三秋后,青烟一脉中。 天寒虫蛰雨,江阔鲤鱼风。 鹤瘦行藏劲,鸥閒饮啄工。 舟迂迷去处,小立问渔翁。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zhé):动物冬眠,潜伏起来不食不动。
  • 鲤鱼风:九月风;一说指春夏之交的风。
  • :一种水鸟。
  • (xián):同“闲”,悠闲。
  • 饮啄:饮水啄食,比喻自由自在的生活。
  • :曲折,绕远。

翻译

黄叶在三秋之后飘落,一缕青烟在山脉中缭绕。 天寒地冻,虫儿已进入冬眠,江面宽阔,鲤鱼风轻轻吹过。 鹤虽然瘦弱,但行走间显得有力,鸥鸟悠闲,饮水啄食十分自如。 船只曲折前行,迷失了方向,我小立岸边,询问渔翁去路。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一幅秋末冬初的江景图。诗中,“黄叶”、“青烟”、“天寒”、“江阔”等意象共同营造出一种萧瑟而宁静的氛围。通过“鹤瘦行藏劲”与“鸥閒饮啄工”的对比,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界中生命力的赞美。结尾的“舟迂迷去处,小立问渔翁”则透露出一种迷茫与寻求指引的心境,增添了诗意的深度。

袁宏道

袁宏道

袁宏道,字中郎,又字无学,号石公,又号六休。湖广公安(今属湖北省公安县)人。万历二十年(1592年)进士,历任吴县知县、礼部主事、吏部验封司主事、稽勋郎中、国子博士等职,世人认为是三兄弟中成就最高者。他是明代文学反对復古运动主将,他既反对前後七子摹拟秦汉古文,亦反对唐顺之、归有光摹拟唐宋古文,认为文章与时代有密切关系。袁宏道在文学上反对“文必秦汉,诗必盛唐”的风气,提出“独抒性灵,不拘格套”的性灵说。与其兄袁宗道、弟袁中道并有才名,由于三袁是荆州公安县人,其文学流派世称“公安派”或“公安体”。合称“公安三袁”。 ► 169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