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嘉宾以使事入江西将遍游诸名胜诗以送之

碧渚苍云路,长帆几叶还。 趁秋行九子,携谱看庐山。 采药灵溪见,映花石户关。 孤藤双竹屦,听尽水潺湲。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碧渚(bì zhǔ):碧绿的水中小岛。
  • 苍云:深青色的云。
  • 长帆:长长的船帆,指远行的船只。
  • 几叶:几片,形容船帆的数量。
  • 趁秋:趁着秋天。
  • 九子:指九华山,位于江西省。
  • 携谱:带着地图或指南。
  • 庐山:著名的风景名胜区,位于江西省。
  • 采药:采集药材。
  • 灵溪:神秘或灵异的溪流。
  • 映花:花影映照。
  • 石户:石门。
  • 孤藤:单独的藤蔓。
  • 双竹屦(shuāng zhú jù):用竹子制成的双层鞋。
  • 潺湲(chán yuán):水流声。

翻译

碧绿的水中小岛和深青色的云彩之间的小路,长长的船帆载着几片帆叶归来。趁着秋天的美好时光,前往九华山,带着地图欣赏庐山的风景。在神秘的溪流中采集药材,花影映照在石门上。穿着竹子制成的双层鞋,独自一人,听着水流潺潺的声音。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汤嘉宾秋天前往江西游历的情景,通过“碧渚苍云”、“长帆几叶”等意象展现了旅途的宁静与远行者的悠然。诗中“趁秋行九子,携谱看庐山”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向往和探索的决心。后两句“孤藤双竹屦,听尽水潺湲”则进一步以细腻的笔触勾勒出诗人在自然中的孤独与宁静,以及对自然声音的深刻感受。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旅行的享受。

袁宏道

袁宏道

袁宏道,字中郎,又字无学,号石公,又号六休。湖广公安(今属湖北省公安县)人。万历二十年(1592年)进士,历任吴县知县、礼部主事、吏部验封司主事、稽勋郎中、国子博士等职,世人认为是三兄弟中成就最高者。他是明代文学反对復古运动主将,他既反对前後七子摹拟秦汉古文,亦反对唐顺之、归有光摹拟唐宋古文,认为文章与时代有密切关系。袁宏道在文学上反对“文必秦汉,诗必盛唐”的风气,提出“独抒性灵,不拘格套”的性灵说。与其兄袁宗道、弟袁中道并有才名,由于三袁是荆州公安县人,其文学流派世称“公安派”或“公安体”。合称“公安三袁”。 ► 169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