裕陵陪祀示潘尚宝王太学弟小修
长陵一声钟,百官?革厉。
雷鸣集簪裳,空山醒龙蜕。
明月度攲峦,凹影落虚砌。
炬光烁松枝,千鸟展平翅。
红绶老史官,閒语先朝事。
屈指鼎湖年,仙人几回泪。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fú):古代一种皮制的鞋。
- 革厉:古代一种皮制的鞋,这里指穿革厉的声音。
- 簪裳:古代官员的服饰,这里指官员。
- 攲(qī)峦:倾斜的山峦。
- 凹影:山峦的影子。
- 虚砌:空旷的台阶。
- 炬光:火把的光。
- 烁:闪烁。
- 红绶:红色的丝带,这里指官员的服饰。
- 老史官:年老的史官。
- 先朝:前朝。
- 鼎湖:古代传说中的地名,这里指皇帝的陵墓。
- 仙人:这里指皇帝。
翻译
长陵的钟声响起,百官们穿着革厉鞋,发出响亮的声音。 雷鸣般的集合声中,空山中的龙似乎被唤醒。 明亮的月光照在倾斜的山峦上,山影落在空旷的台阶上。 火把的光芒在松枝间闪烁,千鸟展开平静的翅膀。 穿着红绶的老史官,闲谈着前朝的事情。 他屈指计算着鼎湖的年份,仙人(皇帝)已经流过几次泪了。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明代长陵的夜晚,通过钟声、革厉声、月光、山影等意象,营造出一种庄严肃穆的氛围。诗中,“长陵一声钟”和“百官?革厉”描绘了官员们集合的场景,而“明月度攲峦,凹影落虚砌”则通过自然景象的描写,增添了诗意。后半部分通过老史官的回忆,引出了对先朝的怀念和对皇帝的哀思,表达了对历史的感慨和对逝去时光的追忆。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展现了袁宏道深厚的文学功底和对历史的深刻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