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高邮

白浪先孤隍,万室鱼虾气。 居民若水族,来往波间戏。 晓风龙子斗,夜雨蚌精至。 垒石作湖堤,竖栅塘水势。 官家一丈石,民间一斛泪。 治渠如治虏,智士无中计。 千里筑黄金,犹恐西风厉。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huáng):没有水的护城壕。
  • 鱼虾气:形容水乡特有的气味。
  • 龙子:传说中的小龙。
  • 蚌精:传说中的蚌壳中的精灵。
  • :堤坝。
  • (hú):古代容量单位,一斛等于十斗。
  • 治渠:治理水渠。
  • :敌人。
  • 智士:有智慧的人。
  • 中计:上当受骗。
  • 筑黄金:比喻投入大量财力。
  • 西风厉:比喻困难或危险。

翻译

白浪首先冲击着无水的护城壕,万家的气息中充满了鱼虾的腥味。居民们像水族一样,在波涛间嬉戏。清晨的风中,仿佛有龙子在争斗,夜晚的雨里,似乎蚌精也来到了。人们用石头垒成湖堤,竖起栅栏以控制水势。官府用一丈长的石头,而民间却流下了一斛的泪水。治理水渠就像对付敌人,智者不会轻易上当。千里之外筑起黄金般的堤坝,仍然担心西风的猛烈。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高邮水乡的景象,通过生动的意象展现了水乡居民的生活状态和对抗自然灾害的努力。诗中“白浪先孤隍”和“万室鱼虾气”等句,形象地描绘了水乡的特有景象和气息。后文通过“官家一丈石,民间一斛泪”对比了官民在治理水患上的不同遭遇和心情,表达了作者对民间疾苦的同情。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既展现了水乡的自然美,也反映了人与自然斗争的艰辛。

袁宏道

袁宏道

袁宏道,字中郎,又字无学,号石公,又号六休。湖广公安(今属湖北省公安县)人。万历二十年(1592年)进士,历任吴县知县、礼部主事、吏部验封司主事、稽勋郎中、国子博士等职,世人认为是三兄弟中成就最高者。他是明代文学反对復古运动主将,他既反对前後七子摹拟秦汉古文,亦反对唐顺之、归有光摹拟唐宋古文,认为文章与时代有密切关系。袁宏道在文学上反对“文必秦汉,诗必盛唐”的风气,提出“独抒性灵,不拘格套”的性灵说。与其兄袁宗道、弟袁中道并有才名,由于三袁是荆州公安县人,其文学流派世称“公安派”或“公安体”。合称“公安三袁”。 ► 169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