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上别同方子公赋

天地如悬鹄,圣贤若藏阄。 万古愁茫茫,谁是的路头。 官者为利缚,隐者为名囚。 玄无点化术,禅有知见忧。 欲灭身旁影,终迷水底搂。 十年而一叶,枉自费雕鏉。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悬鹄:悬挂的箭靶,比喻天地间的目标或理想。
  • 藏阄:隐藏的骰子,比喻圣贤的智慧和道理不易被发现。
  • 茫茫:广阔无边的样子。
  • 的路头:正确的道路或方向。
  • 官者:做官的人。
  • 隐者:隐居的人。
  • 玄无:玄妙而无法实现。
  • 点化术:指道教中通过修炼达到超脱的技艺。
  • 禅有:禅宗中的。
  • 知见忧:指禅修中对知识和见解的执着所带来的烦恼。
  • 水底搂:比喻难以捉摸或达到的目标。
  • 雕鏉:雕刻,比喻努力和付出。

翻译

天地如同悬挂的箭靶,圣贤的智慧如同隐藏的骰子。 万古以来的忧愁广阔无边,谁能找到正确的道路。 做官的人被利益束缚,隐居的人被名声囚禁。 玄妙的修炼技艺无法实现,禅宗中的知识和见解带来烦恼。 想要消灭身边的影子,却最终迷失在水底的楼阁。 十年如一日,只为了那一片叶子,白白浪费了雕刻的努力。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人生道路和追求的深刻思考。诗中,“天地如悬鹄,圣贤若藏阄”描绘了理想与现实的差距,而“万古愁茫茫,谁是的路头”则反映了人生方向的迷茫。诗人通过对“官者”和“隐者”的对比,揭示了名利对人的束缚。最后,诗人以“十年而一叶,枉自费雕鏉”表达了对徒劳无功的感慨,体现了对人生意义的深刻反思。

袁宏道

袁宏道

袁宏道,字中郎,又字无学,号石公,又号六休。湖广公安(今属湖北省公安县)人。万历二十年(1592年)进士,历任吴县知县、礼部主事、吏部验封司主事、稽勋郎中、国子博士等职,世人认为是三兄弟中成就最高者。他是明代文学反对復古运动主将,他既反对前後七子摹拟秦汉古文,亦反对唐顺之、归有光摹拟唐宋古文,认为文章与时代有密切关系。袁宏道在文学上反对“文必秦汉,诗必盛唐”的风气,提出“独抒性灵,不拘格套”的性灵说。与其兄袁宗道、弟袁中道并有才名,由于三袁是荆州公安县人,其文学流派世称“公安派”或“公安体”。合称“公安三袁”。 ► 169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