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答曾清仲

皇造当震业,中兴方兆谋。 肉食岂无人,所需在英猷。 往事既以误,蓬茅怀杞忧。 闻者粲然笑,谁能念同舟。 庶几竭精诚,感格明与幽。 二仪何附圣,良亦气所浮。 以兹捧土微,逝欲障狂流。 同人闻此行,慰藉称壮游。 挟琴佐素酒,商歌义兼优。 念子虽投閒,乃心在凝旒。 筑台自隗始,庶以倡同仇。 离筵不尽醉,委之置道周。 我怀如靡及,非以爵通侯。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皇造:皇天创造,指天命。
  • 震业:伟大的事业。
  • 兆谋:预兆,预示。
  • 肉食:指高官厚禄的人。
  • 英猷:英明的计谋。
  • 蓬茅:指草野之人,比喻平民。
  • 杞忧:无谓的忧虑,源自杞人忧天的故事。
  • 粲然:明显,显著。
  • 同舟:同舟共济,比喻共同经历困难。
  • 精诚:真诚的心意。
  • 感格:感动。
  • 明与幽:指天地神明。
  • 二仪:指天地。
  • 附圣:依附于圣人。
  • 气所浮:指气运所决定。
  • 捧土微:比喻力量微小。
  • 狂流:比喻混乱的局势。
  • 慰藉:安慰,抚慰。
  • 商歌:商调的歌曲,通常指哀怨的歌曲。
  • 义兼优:指行为既符合道义又优秀。
  • 投閒:投身闲散之地,指隐退。
  • 凝旒:指皇帝的冠冕,比喻朝廷。
  • 隗始:从自己开始。
  • 倡同仇:倡导共同对抗敌人。
  • 离筵:离别的宴席。
  • 靡及:不及,达不到。
  • 爵通侯:指高官显爵。

翻译

天命注定要开创伟大的事业,中兴的预兆已经显现。那些享受高官厚禄的人难道就没有人才吗?其实需要的是英明的计谋。过去的错误已经铸成,我这个草野之人只能怀着无谓的忧虑。听到这些话的人可能会明显地笑出来,谁能想到我们是在同一条船上呢?我希望能竭尽真诚,感动天地神明。天地为何依附于圣人,这其实是由气运所决定的。以我这微小的力量,试图去阻挡混乱的局势。同行的人听到我的行动,安慰我说这是壮游。带着琴和素酒,唱着商调的歌曲,既符合道义又优秀。想到你虽然隐退,但心中仍然牵挂着朝廷。从我开始筑台,倡导大家共同对抗敌人。离别的宴席上没有尽醉,只能将这份情感寄托在路上。我的心情无法达到,并不是因为追求高官显爵。

赏析

这首作品表达了作者对国家中兴的期望和对个人责任的思考。诗中,“皇造当震业,中兴方兆谋”展现了作者对国家未来的乐观态度,而“肉食岂无人,所需在英猷”则体现了对人才的渴求。后文通过“蓬茅怀杞忧”和“闻者粲然笑”的对比,揭示了社会对个人忧国忧民情感的忽视。最后,作者以“筑台自隗始,庶以倡同仇”表达了自己虽力量微小,但仍愿为国家尽一份力的决心。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凝练,展现了作者的爱国情怀和责任感。

陈邦彦

陈邦彦

明广东顺德人,字令斌。为诸生,意气豪迈。福王时,诣阙上政要三十二事,格不用。唐王聿键读而伟之。既即位,授监纪推官。未任,举于乡。以苏观生荐,改职方主事,监广西狼兵,授赣州。至岭,闻隆武帝败,乃止。西行谒桂王,擢兵科给事中。旋闻桂王兵败,避居山中。清兵破广州,观生死。邦彦乃与陈子壮密约,起兵攻广州。兵败入清远,与诸生朱学熙据城固守。城破被执,不食五日,被害。永历谥忠悯,赠兵部尚书。 ► 29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