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山行五十韵繇浙江江山闽山以至潮山

山行尽一月,踰山历万乡。 入山又出山,宛在山中央。 山图所未及,山经或未详。 夏山翠如滴,秋山净若妆。 冬山深如睡,春山远更芳。 不尽山四时,山情那可量。 江山自严厉,溪山转幽凉。 神山未获见,海山意中荒。 我闻山异德,始知山各疆。 朝陟东山巘,山日飞混茫。 午憩南山侧,山风扑面飏。 晚出西山岫,山云尽可囊。 夜倚北山麓,山雨欲浮床。 山岚时结瘴,山露乍凝霜。 何木不山落,何草不山黄。 落木悲山末,黄草敝山旁。 山木犹有枝,山草孰堪纕。 此尽山糟粕,岂见山英芒。 山草非芝瑶,山木愧扶桑。 山樵恣斤斧,山牧自徜徉。 欲穷山变化,久为山低昂。 穿穴看山鼠,扑树突山獐。 伎俩凭山鬼,依倚任山狼。 迁鸟出山谷,雌雄立山梁。 求山仍求友,山集又云翔。 颇怪山中物,未必与山忘。 何人买山隐,何士构山堂。 紫霞依山栋,碧霭吐山房。 山葵供小摘,山竹表幽篁。 山居虽暂许,山意岂堪偿。 山不厌人閒,人莫厌山长。 心能与山静,山亦与人商。 久从山终始,姑使山颉颃。 山朝复山暮,与山俱未遑。 我仆叹山砠,我马鸣山冈。 采山人不见,何处置山筐。 山巅馀鸟道,山径仄羊肠。 崔嵬极山致,屈曲探山藏。 举头问山隐,山书秘何方。 低颜语山客,山桂尔毋戕。 山盘五十馀,惟有泰山当。 山池二十八,或倍华山阳。 彼山标千古,山以名益昌。 此山阻遐僻,名晦山何妨。 山之言产也,不产山无良。 或曰山为宣,非宣山曷扬。 我有家山在,俟我山始彰。 东山与西山,咫尺共山光。 近山情可悉,遥山意可望。 聊以家山绪,先矢百山行。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yú):越过。
  • (yǎn):山峰。
  • (yáng):飘扬。
  • (xiù):山洞。
  • (xiāng):佩带。
  • 芝瑶:珍贵的草。
  • 扶桑:神话中的大树。
  • (qiáo):砍柴的人。
  • 徜徉 (cháng yáng):自由自在地走。
  • 颉颃 (xié háng):上下飞翔。
  • (jū):山石。
  • (zè):狭窄。
  • 崔嵬 (cuī wéi):高大。
  • (qiāng):伤害。

翻译

山行已有一个月,越过无数山乡。 进入山中又出山,仿佛在山的中央。 山图未曾涉及,山经或许未详。 夏山翠绿欲滴,秋山清净如妆。 冬山深沉如睡,春山远望更芳。 四季山景不尽,山情难以衡量。 江山显得严厉,溪山转而幽凉。 神山未能见到,海山只在心中荒凉。 听说山各有德,始知山各有疆。 早晨登上东山峰,山日飞舞混沌。 中午在南山侧休息,山风扑面飘扬。 傍晚离开西山洞,山云可装入囊。 夜晚靠北山麓,山雨欲浮床。 山岚时常结瘴,山露突然凝霜。 什么树不在山落,什么草不在山黄。 落木悲山末,黄草蔽山旁。 山木仍有枝,山草谁能佩带。 这些都是山的糟粕,岂见山的英芒。 山草非芝瑶,山木愧扶桑。 山樵随意砍伐,山牧自由徜徉。 欲穷山之变化,久为山之低昂。 穿穴看山鼠,扑树突山獐。 伎俩凭山鬼,依倚任山狼。 迁鸟出山谷,雌雄立山梁。 求山仍求友,山集又云翔。 颇怪山中物,未必与山忘。 何人买山隐,何士构山堂。 紫霞依山栋,碧霭吐山房。 山葵供小摘,山竹表幽篁。 山居虽暂许,山意岂堪偿。 山不厌人閒,人莫厌山长。 心能与山静,山亦与人商。 久从山终始,姑使山颉颃。 山朝复山暮,与山俱未遑。 我仆叹山砠,我马鸣山冈。 采山人不见,何处置山筐。 山巅馀鸟道,山径仄羊肠。 崔嵬极山致,屈曲探山藏。 举头问山隐,山书秘何方。 低颜语山客,山桂尔毋戕。 山盘五十馀,惟有泰山当。 山池二十八,或倍华山阳。 彼山标千古,山以名益昌。 此山阻遐僻,名晦山何妨。 山之言产也,不产山无良。 或曰山为宣,非宣山曷扬。 我有家山在,俟我山始彰。 东山与西山,咫尺共山光。 近山情可悉,遥山意可望。 聊以家山绪,先矢百山行。

赏析

这首作品以山为主题,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描绘,展现了山的四季变化、山的性格以及人与山的关系。诗中,“夏山翠如滴,秋山净若妆”等句,生动描绘了山的四季之美,而“山不厌人閒,人莫厌山长”则深刻表达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表达了对山的深厚情感和对自然美的赞美。

郭之奇

明广东揭阳人,字仲常。崇祯元年进士。累迁至詹事府詹事。后隐居南交山中,结茅屋数椽,著述其中。有《稽古篇》一百卷。 ► 190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