戊辰殿试后述怀二首是岁殿试以孟夏一日

螭头天乐动,洗耳听薰融。 日月流初照,风云及远躬。 幸无安饱志,时出淡宁衷。 马上西山色,朝朝入眼中。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戊辰:中国古代干支纪年法中的一个年份,具体对应哪一年需要根据历史背景来确定。
  • 殿试:中国古代科举制度中最高级别的考试,由皇帝亲自主持,选拔官员。
  • 孟夏:农历四月,夏季的第一个月。
  • 螭头:古代宫殿建筑屋脊两端的装饰物,形似龙,此处指宫殿。
  • 天乐:指宫廷中的音乐。
  • 薰融:和煦融洽的气氛。
  • 风云:比喻时势变迁。
  • 远躬:远大的抱负。
  • 安饱志:满足于安逸和温饱的志向。
  • 淡宁衷:淡泊宁静的心境。
  • 西山:可能指北京西郊的西山,也可能是泛指西方的山。

翻译

宫殿的屋脊上,天乐悠扬,我洗净耳朵,聆听那和煦融洽的氛围。日月初照,风云变幻,我怀揣着远大的抱负。幸好我没有满足于安逸和温饱的志向,时常保持着淡泊宁静的心境。骑马时,西山的景色每天都在我眼中。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通过殿试后的心情与抱负。诗中,“螭头天乐动”描绘了宫廷的庄严与和谐,而“洗耳听薰融”则体现了诗人对这种氛围的向往和融入。诗人的内心世界通过“幸无安饱志,时出淡宁衷”得以展现,表明他不满足于现状,追求更高远的目标。最后,“马上西山色,朝朝入眼中”不仅描绘了诗人日常所见的景色,也隐喻着他对未来的展望和坚持。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理想和抱负的坚持与追求。

郭之奇

明广东揭阳人,字仲常。崇祯元年进士。累迁至詹事府詹事。后隐居南交山中,结茅屋数椽,著述其中。有《稽古篇》一百卷。 ► 190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