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堤曲

亭亭如月婉如春,堤上楼边总丽人。 柳汁染将袍已嫩,梨花吹落粉痕新。 瑈帘欲度閒仙语,宝屐初移拾翠尘。 宋玉也知空作赋,越姬十倍胜东邻。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亭亭:形容女子身材修长或花木等形体挺拔。
  • 柳汁染将袍已嫩:柳汁,指柳树的汁液,这里比喻新绿的色彩。染将袍已嫩,形容衣服被柳树的新绿所染,显得十分嫩绿。
  • 梨花吹落粉痕新:梨花,一种白色的花,这里形容女子面容如梨花般白皙。粉痕新,指女子脸上的妆容新鲜,如同刚被梨花瓣轻触过。
  • 瑈帘:一种华丽的帘子。
  • 宝屐:华贵的鞋子。
  • 拾翠尘:拾取翠鸟羽毛上的尘土,这里指女子轻盈的步态。
  • 宋玉:战国时期楚国的文学家,以辞赋著称。
  • 越姬:指越地的女子,越地多美女。
  • 东邻:指东边的邻居,这里比喻普通的美女。

翻译

女子亭亭玉立,如春月般婉约,总是出现在堤上楼边。 柳树的新绿染上了她的衣袍,显得格外嫩绿;梨花飘落,仿佛轻触过她新鲜的妆容。 华丽的帘子后,她轻声细语,如同仙子;穿着华贵的鞋子,轻盈地移动,仿佛在拾取翠鸟羽毛上的尘土。 即使宋玉这样的文学家也知道,他的辞赋难以描绘她的美;越地的女子,比东邻的美女胜过十倍。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一位美丽女子的形象,通过柳汁、梨花等自然元素的比喻,生动地展现了她的容貌和气质。诗中“亭亭如月婉如春”一句,既形容了女子的身材修长,又赋予了她如春月般温柔婉约的气质。后文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女子的华贵与轻盈,以及她超越常人的美。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表达了对女子美丽的高度赞美。

袁宏道

袁宏道

袁宏道,字中郎,又字无学,号石公,又号六休。湖广公安(今属湖北省公安县)人。万历二十年(1592年)进士,历任吴县知县、礼部主事、吏部验封司主事、稽勋郎中、国子博士等职,世人认为是三兄弟中成就最高者。他是明代文学反对復古运动主将,他既反对前後七子摹拟秦汉古文,亦反对唐顺之、归有光摹拟唐宋古文,认为文章与时代有密切关系。袁宏道在文学上反对“文必秦汉,诗必盛唐”的风气,提出“独抒性灵,不拘格套”的性灵说。与其兄袁宗道、弟袁中道并有才名,由于三袁是荆州公安县人,其文学流派世称“公安派”或“公安体”。合称“公安三袁”。 ► 169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