拟作内词

彩仗龙旌拂曙轻,朝朝东阁坐先生。 皂囊久积言官奏,分付金珰取次行。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彩仗龙旌:指华丽的仪仗和旗帜。
  • 拂曙:拂晓,天刚亮的时候。
  • 东阁:古代指宰相招致、款待宾客的地方。
  • 皂囊:黑色的布囊,古代用来封装奏章,以示机密。
  • 言官:古代负责进谏的官员。
  • 金珰:古代官员帽子上的装饰,这里指代官员。

翻译

华丽的仪仗和旗帜在天刚亮时轻轻拂动,每天早晨,先生都会坐在东阁中。黑色的布囊里已经装满了言官的奏章,这些奏章被依次交给官员们去执行。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一个清晨的场景,通过“彩仗龙旌”和“东阁”等词语,展现了朝廷的庄严与官员的勤勉。诗中“皂囊久积言官奏”一句,暗示了言官们对国家大事的关心和进谏的频繁,而“分付金珰取次行”则表现了这些奏章被有序地处理和执行,体现了朝廷的效率和秩序。整体上,诗歌语言简洁,意境清晰,反映了明代朝廷的政治生活。

袁宏道

袁宏道

袁宏道,字中郎,又字无学,号石公,又号六休。湖广公安(今属湖北省公安县)人。万历二十年(1592年)进士,历任吴县知县、礼部主事、吏部验封司主事、稽勋郎中、国子博士等职,世人认为是三兄弟中成就最高者。他是明代文学反对復古运动主将,他既反对前後七子摹拟秦汉古文,亦反对唐顺之、归有光摹拟唐宋古文,认为文章与时代有密切关系。袁宏道在文学上反对“文必秦汉,诗必盛唐”的风气,提出“独抒性灵,不拘格套”的性灵说。与其兄袁宗道、弟袁中道并有才名,由于三袁是荆州公安县人,其文学流派世称“公安派”或“公安体”。合称“公安三袁”。 ► 169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