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事

个是春江旧舞楼,海棠花下小梁州。 柳因有絮丝还在,莲到无心苦始休。 浪子烧灯齐射覆,美人越席与藏钩。 东风何意催桃李,多少西郊南陌头。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个是:这是。
  • 海棠:一种观赏植物,花色艳丽。
  • 莲到无心苦始休:莲花若无心(不执着),其苦(莲心之苦)才会停止。
  • 浪子:放荡不羁的年轻人。
  • 射覆:古代的一种游戏,类似于猜谜。
  • 越席:越过座位。
  • 藏钩:古代的一种游戏,藏钩于手中让人猜。
  • 东风:春风。
  • 桃李:比喻年轻的女子或学生。
  • 陌头:田间的小路。

翻译

这是春江边旧时的舞楼, 在海棠花下,小梁州风光依旧。 柳树因有絮而丝丝垂挂, 莲花若无心,其苦才会停止。 放荡的年轻人在灯下玩射覆游戏, 美人们越过座位,参与藏钩。 春风为何要催促桃李花开, 让多少西郊南陌的女子们,青春易逝。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春日江边的景象,通过“海棠花”、“柳絮”、“莲花”等自然元素,展现了春天的生机与美丽。诗中“浪子”与“美人”的游戏场景,增添了生活的趣味与青春的活力。结尾的“东风催桃李”则隐含了对青春易逝的哀愁,表达了对美好时光流逝的无奈与感慨。

袁宏道

袁宏道

袁宏道,字中郎,又字无学,号石公,又号六休。湖广公安(今属湖北省公安县)人。万历二十年(1592年)进士,历任吴县知县、礼部主事、吏部验封司主事、稽勋郎中、国子博士等职,世人认为是三兄弟中成就最高者。他是明代文学反对復古运动主将,他既反对前後七子摹拟秦汉古文,亦反对唐顺之、归有光摹拟唐宋古文,认为文章与时代有密切关系。袁宏道在文学上反对“文必秦汉,诗必盛唐”的风气,提出“独抒性灵,不拘格套”的性灵说。与其兄袁宗道、弟袁中道并有才名,由于三袁是荆州公安县人,其文学流派世称“公安派”或“公安体”。合称“公安三袁”。 ► 169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