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阳

潘郎种花如种麻,百里霜锄耘锦霞。扫香少女红没丫,东渠西沚浮落花。 潘郎去后委泥沙,春风如旅归无家。道傍瘿树怒槎牙,明星木者时老鸦,鸟鬟三尺衩裆斜。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河阳:古地名,今河南省孟州市。
  • 潘郎:指潘安,古代美男子,此处可能泛指美男子或种花人。
  • 霜锄:指在霜降后使用的锄头,用于耕作。
  • :耕作,除草。
  • 锦霞:比喻五彩缤纷的花朵。
  • 扫香少女:指在花丛中扫花的少女。
  • 红没丫:形容少女的脸颊因劳动而泛红。
  • :水中的小块陆地。
  • 委泥沙:指花朵凋谢后落在泥沙中。
  • 春风如旅:比喻春风像旅行者一样,四处飘荡。
  • 瘿树:指树干上长有瘤状物的树。
  • 槎牙:形容树枝交错杂乱的样子。
  • 明星木者:可能指夜晚星星照耀下的树木。
  • 鸟鬟:形容少女的发髻像鸟巢一样。
  • 衩裆斜:形容少女的衣裤不整,斜挂在身上。

翻译

潘郎种花如同种麻,百里的土地上,霜降后的锄头耕耘着如锦霞般的花海。扫花的少女脸颊泛红,东边的水渠和西边的小洲上漂浮着落花。 潘郎离开后,花朵凋谢落在泥沙中,春风像无家可归的旅人四处飘荡。路旁的瘿树枝条交错,夜晚星星照耀下的树木上,老鸦不时啼叫,少女的发髻像鸟巢,衣裤斜挂在身上。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河阳地区春日花开的景象,通过潘郎种花和少女扫花的生动画面,展现了田园生活的美好。诗中“锦霞”、“红没丫”等词语形象生动,色彩鲜明,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劳动人民的赞美。后半部分通过对比潘郎离去后的荒凉景象,抒发了对变迁的感慨。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情感真挚。

袁宏道

袁宏道

袁宏道,字中郎,又字无学,号石公,又号六休。湖广公安(今属湖北省公安县)人。万历二十年(1592年)进士,历任吴县知县、礼部主事、吏部验封司主事、稽勋郎中、国子博士等职,世人认为是三兄弟中成就最高者。他是明代文学反对復古运动主将,他既反对前後七子摹拟秦汉古文,亦反对唐顺之、归有光摹拟唐宋古文,认为文章与时代有密切关系。袁宏道在文学上反对“文必秦汉,诗必盛唐”的风气,提出“独抒性灵,不拘格套”的性灵说。与其兄袁宗道、弟袁中道并有才名,由于三袁是荆州公安县人,其文学流派世称“公安派”或“公安体”。合称“公安三袁”。 ► 169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