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季春:春季的最后一个月,即农历三月。
- 繇(yóu):通“由”,由于,因为。
- 牙山:山名,具体位置不详。
- 雷海:可能指雷州半岛附近的海域,也可能是诗中虚构的地名。
- 西师:西方的军队。
- 高凉:地名,位于今广东省茂名市高州市一带。
- 三山:三座山,具体指哪三座山不详。
- 咫尺:比喻距离很近。
- 虚无:空虚,无实质。
- 宗风:宗族或宗教的传统风气。
- 祖楫:祖先留下的船只,比喻传统或根基。
- 夙心:旧有的心愿或志向。
- 乘桴:乘坐小船。
- 繇来:从来,一直以来。
- 作楫:划船,比喻担当重任。
翻译
春季的最后一个月,我因牙山之事而远望雷海,听说西方的军队已经攻下了高凉。 三座山近在咫尺,我站在山中遥望,仿佛可以到达彼岸去寻找。 高远广阔的天海之界,我无法知晓,只看见水云之间虚无缥缈的景象。 宗族的风气如同万里波涛,祖先的船只在中流激荡,我趁此机会追寻旧有的心愿。 此行乘着小船,人们都感到欢喜,而一直以来,担当重任的任务就应当由你来承担。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诗人站在牙山之巅,远望雷海的壮阔景象,同时抒发了对远方战事的关切和对家族传统的追思。诗中“三山咫尺”与“一往遥应”形成对比,表达了诗人对远方的向往与探索的决心。后句通过“宗风万里”与“祖楫中流”的比喻,强调了家族传统的重要性,并表达了自己继承和发扬的决心。最后两句则寄托了对未来的期望和对责任的担当,展现了诗人的豪情壮志。
郭之奇的其他作品
- 《 王师以季秋晦拔高明冀露布遂达行畿十绝 》 —— [ 明 ] 郭之奇
- 《 西湖舟中谒岳武穆庙并墓所 》 —— [ 明 ] 郭之奇
- 《 听滩 》 —— [ 明 ] 郭之奇
- 《 空山十首 其五 山有花 》 —— [ 明 ] 郭之奇
- 《 季夏朔天大雷电以雨 》 —— [ 明 ] 郭之奇
- 《 堂乃有庭盆花次第循阶墀而布列以愉宾朋以媚幽独也 》 —— [ 明 ] 郭之奇
- 《 高凉秋意 》 —— [ 明 ] 郭之奇
- 《 散馆曹允大相讯诗以代柬 》 —— [ 明 ] 郭之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