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陵访欧博士桢伯

· 陈履
烟水长芙蕖,芜城五月初。 为怜羁旅客,来访广文居。 问字怀偏切,论文兴有馀。 三年殊契阔,一见重踌躇。 地僻堪留客,官閒可著书。 吟轩饶苜蓿,讲肆落鳣鱼。 宦业休论薄,时名信不虚。 芝兰争秀发,桃李自扶疏。 行迹惭漂梗,归心忆敝庐。 漫将牢落意,聊向故人摅。 春殿开金马,天门敞石渠。 悬知汉家诏,早晚召严徐。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芙蕖(fú qú):荷花。
  • 芜城:指扬州,因其历史悠久,曾多次遭受战乱,故称芜城。
  • 羁旅:旅途中的停留。
  • 广文:指学问广博的文人。
  • 问字:请教文字、学问。
  • 论文:讨论文学作品。
  • 殊契阔:长时间的分离。
  • 踌躇:犹豫,徘徊。
  • 苜蓿(mù xu):一种植物,常用来比喻清贫的生活。
  • 鳣鱼(zhān yú):一种鱼,此处可能指讲学的地方简陋。
  • 宦业:官职事业。
  • 时名:当时的名声。
  • 桃李:比喻学生或者弟子。
  • 扶疏:茂盛的样子。
  • 漂梗:随水漂流的木片,比喻漂泊不定的生活。
  • 敝庐:简陋的家。
  • 牢落:孤独无依。
  • (shū):表达,抒发。
  • 春殿:春天的宫殿,指朝廷。
  • 金马:指朝廷中的高级官员。
  • 天门:指皇宫的门。
  • 石渠:指朝廷中的图书馆。
  • 悬知:预知,料想。
  • 严徐:指严复和徐光启,两位都是明末清初的著名学者。

翻译

烟水之间长满了荷花,五月初我来到了芜城。 因为怜悯旅途中的停留,我来拜访学问广博的文人。 请教文字时我心怀迫切,讨论文学作品时我兴致勃勃。 三年的长时间分离后,再次相见让我犹豫不决。 这地方偏僻却适合留客,官职清闲正适合著书。 吟诗的轩室里只有苜蓿,讲学的地方简陋落满了鳣鱼。 官职事业不论高低,当时的名声确实不虚。 芝兰争相开放,桃李自顾自地茂盛。 我的行踪像漂流的木片,归心却忆起了简陋的家。 我漫不经心地表达着孤独无依的情感,只是向故人抒发。 春天的宫殿里高级官员云集,皇宫的门敞开着,图书馆中藏书丰富。 我预知汉朝的诏令,早晚会召见严复和徐光启这样的学者。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诗人在五月初访问广陵(今扬州)时的所见所感。诗中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对文人生活的向往,表达了诗人对学问的追求和对友情的珍视。诗人在描述自己的漂泊生活和对家的思念时,情感真挚,语言朴实。结尾处对未来的预想,展现了诗人对学术和政治的深切关注。整首诗意境深远,情感丰富,展现了明代文人的生活态度和精神风貌。

陈履

明广东东莞人,字德基,原名天泽。隆庆五年进士。历知蒲圻、休宁、崇德知县,官至广西按察副使,兵备苍梧。致仕后日以吟咏为事。有《悬榻斋稿》。 ► 20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