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母篇为萧山令沈广乘年兄赋
女霜五月流空槛,碧海无波白日敛。
赎得遗编苦教儿,泪作笔花血作点。
头白眼酸轲名立,部疏得报温纶及。
转将深痛畏儿知,当面堆欢背面泣。
湘湖水白萧山青,花光云片满公庭。
惭无一钱将供母,闭门亲写法王经。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女霜:指五月的霜,比喻女子的贞洁和坚毅。
- 空槛:空荡的门槛,形容家境贫寒。
- 碧海无波:形容心境平静,没有波澜。
- 白日敛:白日,指太阳;敛,收敛。这里指太阳的光芒收敛,比喻时光流逝。
- 遗编:遗留下来的书籍,这里指沈母留下的教诲。
- 笔花:比喻书写时笔下的精彩。
- 轲名立:轲,指孟子;名立,名声确立。这里指名声确立,事业有成。
- 温纶:指皇帝的诏书。
- 湘湖:地名,位于今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
- 法王经:佛教经典,这里指沈母亲自抄写的经文。
翻译
五月的霜花飘落在空荡的门槛上,碧海平静无波,白日渐渐收敛了光芒。沈母为了赎回遗留下来的书籍,辛苦地教导儿子,泪水化作了笔下的花,血迹成了书上的点。直到头发花白,眼睛酸痛,儿子终于名声确立,皇帝的诏书也及时到达。沈母却将深深的痛苦隐藏起来,不让儿子知道,当面欢笑,背后却独自哭泣。湘湖的水清澈,萧山的青翠,花的光彩和云的片段充满了公庭。沈母惭愧没有一文钱可以供养母亲,于是闭门不出,亲自抄写佛教经典。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沈母坚毅的形象和她对儿子深沉的爱。通过“女霜五月流空槛”等意象,展现了沈母的贞洁与坚毅;而“赎得遗编苦教儿”等句,则表达了沈母对儿子教育的辛勤付出。诗中“转将深痛畏儿知”一句,深刻揭示了沈母内心的痛苦与对儿子的深爱。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充分展现了母爱的伟大与深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