哭临漳令王子声

穷冬夜冷兰烟黑,死字传来听不得。 白日谁昉鬼射人,昏荒颇怪天如墨。 忆昨与君发长安,白齿青眉吐肺肝。 小杯击筑大杯舞,优儿牙板角盘盘。 别来愁绝湘鳞字,蜡花笺子无高翅。 铜雀台边万缕肠,馆娃宫里千行泪。 麒麟蹶地青鸾叫,不得生书得死报。 帝前金管岂无人,何必如花一年少。 天公错注不回头,银匣沉沉地下愁。 漳水万年嘶石马,虎号龙愁两废丘。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穷冬:严冬,深冬。
  • 兰烟:香炉中散发出的烟雾。
  • 死字:指死讯。
  • :开始。
  • 昏荒:昏暗荒凉。
  • 白齿青眉:形容年轻时的容貌。
  • 击筑:古代一种打击乐器。
  • 优儿:优伶,古代的演员。
  • 牙板:古代乐器,用象牙或其他材料制成。
  • 角盘盘:形容舞蹈动作。
  • 湘鳞字:指书信。
  • 蜡花笺子:精美的信纸。
  • 无高翅:无法飞翔,比喻无法传递消息。
  • 铜雀台:古代建筑,此处象征思念。
  • 馆娃宫:古代宫殿,此处象征悲伤。
  • 麒麟蹶地:麒麟跌倒在地,象征不幸。
  • 青鸾叫:青鸾的叫声,象征悲伤。
  • 金管:指乐器,此处指音乐。
  • 如花一年少:形容年轻貌美。
  • 银匣:指棺材。
  • 石马:墓前的石雕马。
  • 虎号龙愁:形容悲痛至极。
  • 废丘:荒废的坟墓。

翻译

在严冬的夜晚,香炉中的烟雾显得格外黑暗,死讯传来,让人无法承受。白日里,是谁开始让鬼魂射人,昏暗荒凉中,天空如同墨色一般。回忆起与你在长安出发的那天,我们年轻貌美,心意相通。小杯中击筑,大杯中舞蹈,优伶伴随着牙板,舞蹈动作盘旋。分别后,忧愁至极,书信如同湘水中的鱼鳞,蜡花笺子虽美,却无法飞翔传递消息。铜雀台边,我万缕愁肠,馆娃宫里,千行泪水。麒麟跌倒在地,青鸾悲鸣,无法得到生者的消息,只能得到死讯。天帝面前,难道没有音乐吗?何必一定要有如花般年轻的少年。天公错误地注定了这一切,无法回头,银匣沉沉地埋藏了地下的忧愁。漳水万年,石马嘶鸣,两座荒废的坟墓中,虎号龙愁。

赏析

这首作品表达了作者对已故友人的深切哀悼和无尽思念。诗中通过描绘严冬夜晚的黑暗和死讯的传来,营造了一种沉重和悲痛的氛围。回忆与友人在长安的欢乐时光,与现在的孤独和悲伤形成鲜明对比。诗中的意象如“铜雀台”、“馆娃宫”、“麒麟蹶地”、“青鸾叫”等,都充满了象征意义,增强了诗歌的情感表达。最后,通过对天命不可违的感慨和对友人逝去的无奈,表达了作者对生命无常的深刻感悟。

袁宏道

袁宏道

袁宏道,字中郎,又字无学,号石公,又号六休。湖广公安(今属湖北省公安县)人。万历二十年(1592年)进士,历任吴县知县、礼部主事、吏部验封司主事、稽勋郎中、国子博士等职,世人认为是三兄弟中成就最高者。他是明代文学反对復古运动主将,他既反对前後七子摹拟秦汉古文,亦反对唐顺之、归有光摹拟唐宋古文,认为文章与时代有密切关系。袁宏道在文学上反对“文必秦汉,诗必盛唐”的风气,提出“独抒性灵,不拘格套”的性灵说。与其兄袁宗道、弟袁中道并有才名,由于三袁是荆州公安县人,其文学流派世称“公安派”或“公安体”。合称“公安三袁”。 ► 169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