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中寄江进之得珠帘字
一病袁小安,五载江犹淹。
宦味朝朝尽,乡思刻刻添。
有愁到眉棱,无工削爪尖。
枕书调倦眼,照影镊霜髯。
东斋草满径,西堂灰一帘。
鼠子溺书箧,侍儿匿牙签。
少妇乞画眉,双腕痛花佥。
管城头转秃,空闺笑无盐。
俗吏貌态工,末世礼法严。
饶他潘与陶,风流岂得兼。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宦味:指官场生涯的滋味。
- 刻刻:每时每刻。
- 眉棱:眉毛的棱角,此处指因愁苦而皱眉。
- 削爪尖:修剪指甲,此处比喻无暇顾及琐事。
- 镊霜髯:用镊子拔除白发。
- 管城:指笔,古代笔杆多用竹管制成。
- 无盐:古代丑女,此处指家中妻子因无人欣赏而自嘲。
- 潘与陶:指潘安和陶渊明,分别代表美男子和隐逸之士。
翻译
一病之后,我袁小安得以稍作安宁,但五年过去了,我仍在江边滞留。官场的滋味日渐消逝,对家乡的思念却每时每刻都在增加。忧愁让我眉头紧锁,忙碌到连修剪指甲的时间都没有。枕着书本,疲惫地调整着眼睛,用镜子照看自己,用镊子拔除白发。东边的斋房草丛生,西边的堂屋帘子积满灰尘。老鼠在书箱里撒尿,侍女把书签藏起来。年轻的妻子请求我为她画眉,但她的双手因疼痛而无法握笔。笔杆上的毛发已经转秃,家中的妻子自嘲无人欣赏。俗世的官吏姿态做作,末世的礼法严苛。即使有潘安的美貌和陶渊明的风流,又怎能兼得呢?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袁宏道在官场生涯中的疲惫与对家乡的深切思念。诗中,“宦味朝朝尽,乡思刻刻添”直抒胸臆,展现了作者对官场生活的厌倦和对家乡的渴望。通过“眉棱”、“削爪尖”、“镊霜髯”等细节描写,生动地描绘了作者因忙碌和忧愁而无暇顾及自身形象的情景。后文通过对家中景象的描绘,进一步以家中的凌乱和妻子的自嘲,反映了作者内心的无奈和苦闷。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表达了作者对官场生活的厌倦和对家乡的深切思念,以及对理想与现实冲突的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