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超化寺水村

颓峦叠谷泻溪光,石上题名尚李唐。 竹叶送阴遮古寺,稻芒随水出山庄。 一林过雨芦花白,半壁疏云栗子黄。 犹记西风红蓼里,桐槽载网入潇湘。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颓峦叠谷:形容山峦起伏,峡谷重叠。
  • 李唐:指唐朝,李姓是唐朝的皇族姓氏。
  • 竹叶送阴:竹叶茂密,为古寺带来阴凉。
  • 稻芒:稻谷的尖端,这里指稻谷。
  • 半壁疏云:半边天空飘着稀疏的云。
  • 栗子黄:成熟的栗子颜色。
  • 红蓼:一种水生植物,秋季开花,花色红艳。
  • 桐槽:用桐木制成的船槽,这里指船。
  • 潇湘:指潇水和湘水,也泛指湖南地区。

翻译

山峦起伏,峡谷中溪水闪耀着光芒,石头上刻着唐朝的题字。竹叶茂密,为古寺带来阴凉,稻谷随着水流从山庄流出。一场雨过后,林中的芦花显得更加洁白,半边天空飘着稀疏的云,成熟的栗子呈现出黄色。我仍然记得在西风吹拂的红蓼中,用桐木船载着渔网驶入潇湘的情景。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超化寺水村的自然景色和诗人的回忆。诗中,“颓峦叠谷泻溪光”一句,以生动的笔触勾勒出了山谷溪流的壮美景象。后文通过对竹叶、稻谷、芦花、栗子等自然元素的细腻描绘,展现了秋天的宁静与丰饶。结尾的回忆则增添了一抹淡淡的怀旧色彩,使整首诗的意境更加深远。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精准捕捉和深情回忆,表达了对这片土地的深厚情感。

袁宏道

袁宏道

袁宏道,字中郎,又字无学,号石公,又号六休。湖广公安(今属湖北省公安县)人。万历二十年(1592年)进士,历任吴县知县、礼部主事、吏部验封司主事、稽勋郎中、国子博士等职,世人认为是三兄弟中成就最高者。他是明代文学反对復古运动主将,他既反对前後七子摹拟秦汉古文,亦反对唐顺之、归有光摹拟唐宋古文,认为文章与时代有密切关系。袁宏道在文学上反对“文必秦汉,诗必盛唐”的风气,提出“独抒性灵,不拘格套”的性灵说。与其兄袁宗道、弟袁中道并有才名,由于三袁是荆州公安县人,其文学流派世称“公安派”或“公安体”。合称“公安三袁”。 ► 169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