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晓曲

兰灯蕊绽白光残,隔花呼起夜歌鸾。 琵琶转捩娇无力,博山欲炷龙脑寒。 眉稍散黛重重拨,额角轻黄正正安。 侍儿不语流莺语,海棠沉睡赤栏干。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兰灯:用兰草制作的灯。
  • 蕊绽:花蕊开放。
  • 白光残:指灯火已经快要熄灭,光线微弱。
  • 隔花:透过花丛。
  • 夜歌鸾:指夜间的歌声,鸾是传说中的神鸟,这里用来形容歌声的美妙。
  • 琵琶转捩:琵琶的弦被拨动。
  • 娇无力:形容琵琶声柔弱无力。
  • 博山:古代的一种香炉。
  • 龙脑:一种香料。
  • :这里指香气清冷。
  • 眉稍散黛:眉梢用黛色(古代女子画眉用的颜料)轻轻晕开。
  • 重重拨:多次涂抹。
  • 额角轻黄:额头上的黄色装饰。
  • 正正安:端正地放置。
  • 侍儿:侍女。
  • 流莺语:像黄莺一样婉转的说话声。
  • 海棠沉睡:比喻女子沉睡的样子。
  • 赤栏干:红色的栏杆。

翻译

兰草灯的花蕊已经开放,白色的光芒渐渐消逝,透过花丛呼唤起夜间的歌声,如同鸾鸟般美妙。琵琶的弦被轻轻拨动,声音柔弱无力,博山香炉中点燃的龙脑香散发出清冷的香气。眉梢用黛色轻轻晕开,额头上端正地放置着黄色的装饰。侍女沉默不语,但她的声音却像黄莺一样婉转。海棠花般的女子沉睡在红色的栏杆旁。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一个春夜的静谧场景,通过细腻的意象和生动的语言,展现了夜晚的宁静与美丽。诗中“兰灯蕊绽白光残”一句,既描绘了灯火的微弱,又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后文通过对琵琶声、香炉香气的描写,以及对女子妆容和侍女声音的刻画,进一步加深了这种宁静而神秘的氛围。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给人以美的享受和无限的遐想空间。

袁宏道

袁宏道

袁宏道,字中郎,又字无学,号石公,又号六休。湖广公安(今属湖北省公安县)人。万历二十年(1592年)进士,历任吴县知县、礼部主事、吏部验封司主事、稽勋郎中、国子博士等职,世人认为是三兄弟中成就最高者。他是明代文学反对復古运动主将,他既反对前後七子摹拟秦汉古文,亦反对唐顺之、归有光摹拟唐宋古文,认为文章与时代有密切关系。袁宏道在文学上反对“文必秦汉,诗必盛唐”的风气,提出“独抒性灵,不拘格套”的性灵说。与其兄袁宗道、弟袁中道并有才名,由于三袁是荆州公安县人,其文学流派世称“公安派”或“公安体”。合称“公安三袁”。 ► 169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