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太华
昔闻华山名,今见华山貌。
何时陟微茫,遍偿宿所好。
手搴青芙蓉,玉女隔花笑。
数尽仙掌文,唤醒希夷觉。
少时耽子墨,颇识徐熙妙。
幅绢对青山,临崖亲写照。
不取色态妍,唯求神骨肖。
俗黛与凡霞,无事点幽奥。
断岩著孙登,虚空发清啸。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陟 (zhì):登高,攀登。
- 微茫:模糊不清的样子,这里指高山之巅。
- 搴 (qiān):拔取,摘取。
- 青芙蓉:青色的莲花,这里比喻山中的美景。
- 玉女:仙女,这里指山中的美丽景色。
- 仙掌文:指山石上的纹理,形似仙人的手掌。
- 希夷:古代传说中的仙人,这里指山中的神秘感。
- 耽 (dān):沉迷,爱好。
- 徐熙:南唐画家,擅长山水画。
- 幅绢 (fú juàn):画布,这里指绘画的材料。
- 神骨肖:指画作要传达出对象的精神和形态。
- 俗黛 (sú dài):世俗的色彩。
- 凡霞:普通的云霞。
- 幽奥:深邃神秘的地方。
- 孙登:东晋隐士,以清高著称。
- 清啸:清脆悠扬的啸声。
翻译
昔日听闻华山之名,今日得见华山之貌。 何时能攀登那模糊不清的高峰,尽享我长久以来的喜好。 手摘青色的莲花,仿佛仙女在花间对我微笑。 细数山石上形似仙人手掌的纹理,唤醒了山中的神秘感。 年轻时沉迷于绘画,颇能领悟徐熙画中的妙处。 面对青山,我临崖作画,亲自描绘山景。 不追求色彩的艳丽,只求传达出山的精神和形态。 世俗的色彩和普通的云霞,无需点缀这深邃神秘的地方。 断崖之上,仿佛孙登在此,从虚空中发出清脆悠扬的啸声。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作者对华山的向往和亲身体验,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华山的神秘与美丽。诗中,“手搴青芙蓉,玉女隔花笑”等句,运用了生动的比喻和拟人手法,赋予自然景物以生命和情感。同时,作者表达了对绘画艺术的热爱和追求,强调了艺术创作中对“神骨肖”的重视,即追求精神与形态的真实传达,而非表面的色彩装饰。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展现了作者对自然与艺术的双重热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