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经计:经济政策,财政规划。
- 国计:国家的财政经济。
- 经边:指边疆的经济管理。
- 财生:财富的产生。
- 民食:民众的食物,即粮食。
- 寡盈:指财政收入的多少。
- 岁:年度的。
- 酌:斟酌,考虑。
- 用缓:指财政支出的缓急。
- 权:权衡,调整。
- 桑麻:指农业生产,桑指养蚕,麻指纺织原料。
- 赈荒钱:救济灾荒的资金。
翻译
也知道国家的财政规划重视边疆的经济管理,但制定财政政策还需考虑长远。自古以来,财富的产生应该遵循一定的原则,而在当今社会,民众的粮食供应是最重要的。对于财政收入的多少应当仔细斟酌,财政支出的缓急也许可以适当调整。只要农业生产能够完全恢复,就不必每天讨论救济灾荒的资金问题。
赏析
这首诗反映了明代诗人郭之奇对国家财政政策的深刻见解。他强调了财政规划的长远性和重要性,特别是对边疆经济的重视。同时,他提出了财富产生的原则和民食的重要性,认为财政政策应当灵活调整,以适应国家的实际需要。诗的最后,他表达了对农业生产恢复的期望,认为这是解决财政问题的根本途径。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体现了诗人对国家大计的深思熟虑。
郭之奇的其他作品
- 《 念八立冬作秋怀诗三首 》 —— [ 明 ] 郭之奇
- 《 忆王孙 白海棠 》 —— [ 明 ] 郭之奇
- 《 金陵舟次五月五日 》 —— [ 明 ] 郭之奇
- 《 偶见郭六脩侍御怜古诗八绝句步韵漫成其二西楚霸王妾虞氏 》 —— [ 明 ] 郭之奇
- 《 辞筵独坐漫柬诸子 》 —— [ 明 ] 郭之奇
- 《 游滁山二十咏闰正前望冯邺仙大正邀游醉翁亭 》 —— [ 明 ] 郭之奇
- 《 饥者毙于荒而有不尽以荒毙者催科抚字当并计矣二首 》 —— [ 明 ] 郭之奇
- 《 空山十首 其六 山有草 》 —— [ 明 ] 郭之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