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五望日兴德寺纪游得兴字

曲侣为前导,僧雏接后乘。 城中十里水,世外一行朋。 似眼初除翳,如禽忽去矰。 摩苔因看碣,敲盏为呼冰。 松老前朝在,编遗手记曾。 倦来披数快,兴去跃孤藤。 邻竹幽堪借,古槐醉可登。 溪光时载郭,杯影忽沉僧。 云片轻绡敛,天容定水澄。 稚儿行趁蝶,髯客坐驱蝇。 蒙密苍枝覆,晶瑩皓魄升。 瓮开新易水,瓶煮旧宜兴。 梵集诸方磬,波然万室灯。 月尤增潋滟,风小露威棱。 乍入宫荷气,斜分雾树层。 凉衫轻鲁缟,时品荐吴菱。 互立谈门户,旋刊酒准绳。 杜康将佛事,庄叟作魔惩。 近水终怜鹜,飞枪且笑鹏。 思光空任诞,求郡复求丞。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曲侣:指志同道合的朋友。
  • 僧雏:年轻的僧人。
  • (yì):眼翳,指眼中的障碍物。
  • (zēng):古代用来捕捉鸟的网。
  • :石碑。
  • :这里指冰块,用于冷却饮品。
  • 编遗:编纂遗留下来的资料。
  • 孤藤:孤独的藤蔓。
  • 髯客:长须的客人。
  • 蒙密:茂密。
  • 晶瑩(yíng):明亮透彻。
  • 皓魄:明亮的月光。
  • 易水:地名,这里指易水酿的酒。
  • 宜兴:地名,这里指宜兴产的陶器。
  • 梵集:佛教集会。
  • 潋滟(liàn yàn):水波荡漾的样子。
  • 威棱:威严的气势。
  • 鲁缟:古代鲁国出产的细白布。
  • 吴菱:吴地产的菱角。
  • 杜康:古代传说中的酿酒始祖,这里代指酒。
  • 庄叟:指庄子,这里用作比喻。
  • 思光:思考的光芒,这里指思考。
  • 任诞:放纵不羁。

翻译

志同道合的朋友作为前导,年轻的僧人接待后继的乘者。城中有十里水路,世间外有一群朋友同行。仿佛眼中的障碍刚被除去,如同鸟儿忽然逃离了捕捉的网。抚摸苔藓为了观看石碑,敲打酒杯为了呼唤冰块。古老的松树见证了前朝,编纂遗留下来的手记曾经。疲倦时披阅数篇快意的文字,兴致来时跃上孤独的藤蔓。邻近的竹林幽静可借,古老的槐树醉意可登。溪水的光芒时常映照着城郭,杯中的影子忽然沉没于僧人。云片轻轻收拢如轻纱,天空的容颜定格在水面澄澈。幼小的孩童行走时追逐蝴蝶,长须的客人坐着驱赶苍蝇。茂密的苍枝覆盖,明亮的月光升起。新开的易水酒,旧宜兴的陶瓶煮酒。佛教集会中各种磬声,波光中万家的灯光。月光尤其增添了水波的荡漾,风小露出了威严的气势。刚进入宫殿的荷花香气,斜分着雾中的树层。轻薄的鲁缟凉衫,时新的吴菱供品。相互站立谈论门户,旋转刻画酒的准则。杜康的酒事与佛教活动,庄子的比喻作为魔障的惩戒。近水最终怜悯鹜鸟,飞枪却嘲笑鹏鸟。思考的光芒空自放纵,求郡又求丞。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夏日与友人游历兴德寺的情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与人文的和谐交融。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如“城中十里水”、“世外一行朋”等,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和友情的珍视。同时,诗中也不乏对生活细节的描写,如“摩苔因看碣”、“敲盏为呼冰”,展现了诗人的生活情趣和对传统文化的尊重。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

袁宏道

袁宏道

袁宏道,字中郎,又字无学,号石公,又号六休。湖广公安(今属湖北省公安县)人。万历二十年(1592年)进士,历任吴县知县、礼部主事、吏部验封司主事、稽勋郎中、国子博士等职,世人认为是三兄弟中成就最高者。他是明代文学反对復古运动主将,他既反对前後七子摹拟秦汉古文,亦反对唐顺之、归有光摹拟唐宋古文,认为文章与时代有密切关系。袁宏道在文学上反对“文必秦汉,诗必盛唐”的风气,提出“独抒性灵,不拘格套”的性灵说。与其兄袁宗道、弟袁中道并有才名,由于三袁是荆州公安县人,其文学流派世称“公安派”或“公安体”。合称“公安三袁”。 ► 169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