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州公署古槐大可四十围,盖二百馀年物也。余题之曰国槐,诗以记之

孙枝郁郁遍三秦,溜雨笼烟不记春。 若论花黄忙举子,已曾忙过九朝人。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华州公署:指位于华州的官府办公地点。
  • 四十围:形容槐树非常粗大,围指的是树干的周长。
  • 二百馀年:指槐树的树龄。
  • 孙枝:指槐树的枝条。
  • 三秦:古代地区名,指今天的陕西省一带。
  • 溜雨笼烟:形容槐树枝叶茂密,能够遮挡雨水和烟雾。
  • 花黄:指槐树的花朵。
  • 忙举子:指科举考试时的考生。
  • 九朝:指多个朝代,这里强调时间的久远。

翻译

这棵槐树在华州的官府办公地点,树干粗大到需要四十个人才能围住,它已经生长了二百多年。槐树的枝条茂密,遍布整个三秦地区,它的枝叶能够遮挡雨水和烟雾,已经不知道经历了多少个春天。如果说到槐树的黄色花朵,那是在科举考试时让考生们忙碌的景象,而这棵树已经见证了多个朝代的更迭。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一棵古老的槐树,展现了时间的流逝和历史的沉淀。诗中“孙枝郁郁遍三秦”描绘了槐树枝叶的茂盛,而“溜雨笼烟不记春”则表达了槐树历经风雨,见证了无数春秋的坚韧。后两句“若论花黄忙举子,已曾忙过九朝人”巧妙地将槐树的花期与科举考试的忙碌场景相联系,同时暗示了槐树见证了多个朝代的变迁,体现了诗人对历史和自然的深刻感悟。

袁宏道

袁宏道

袁宏道,字中郎,又字无学,号石公,又号六休。湖广公安(今属湖北省公安县)人。万历二十年(1592年)进士,历任吴县知县、礼部主事、吏部验封司主事、稽勋郎中、国子博士等职,世人认为是三兄弟中成就最高者。他是明代文学反对復古运动主将,他既反对前後七子摹拟秦汉古文,亦反对唐顺之、归有光摹拟唐宋古文,认为文章与时代有密切关系。袁宏道在文学上反对“文必秦汉,诗必盛唐”的风气,提出“独抒性灵,不拘格套”的性灵说。与其兄袁宗道、弟袁中道并有才名,由于三袁是荆州公安县人,其文学流派世称“公安派”或“公安体”。合称“公安三袁”。 ► 169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