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元定行记斋再赋得原字

净绿无馀地,鲜芳缀满盆。 风回香出苑,雨洗碧澄轩。 满壁长林字,盈襟易水痕。 客来谈白传,书去觅青原。 托疾常浇药,无忧亦树萱。 幽弦清入润,淡墨远成村。 见酒猩猩态,怜花栩栩魂。 阶前三石瓮,座上五方言。 难至穷仙朔,杯行谑赘髡。 闻歌半晷静,得采一堂喧。 怒若乘秋鹘,竞如渴水猿。 瞑朝时错乱,醉醒客更番。 户小停诗罚,筹多欣酒冤。 语深僮仆寐,觞苦教条昏。 入树河垂没,亚枝鸟渐翻。 归途传远炬,鸾卫已呵门。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馀地:空余的地方。
  • 鲜芳:鲜艳的花朵。
  • 澄轩:清澈的轩窗。
  • 盈襟:满怀。
  • 易水:河流名,这里指易水留下的痕迹。
  • 白传:指白居易的传记。
  • 青原:山名,这里指书信传递的地方。
  • 树萱:种植萱草,萱草象征忘忧。
  • 幽弦:幽雅的琴弦声。
  • 淡墨:淡淡的墨迹。
  • 栩栩魂:生动活泼的样子。
  • 五方言:指来自不同地方的语言。
  • 谑赘髡:开玩笑,赘髡指多余的剃发。
  • 半晷:半日。
  • 竞如:争相如同。
  • 瞑朝:从夜晚到早晨。
  • 筹多:酒筹多,指饮酒的次数多。
  • 觞苦:酒杯苦涩,指酒的浓烈。
  • 教条昏:指因酒醉而头脑昏沉。
  • 鸾卫:指门卫。

翻译

周围没有空余的地方,鲜艳的花朵点缀满盆。风一吹,香气从花园飘出,雨洗净了清澈的轩窗。满壁都是长林的字迹,满怀易水的痕迹。客人来谈论白居易的传记,书信去寻找青原。托病时常浇药,无忧无虑地种植萱草。幽雅的琴声清新润泽,淡淡的墨迹远看像村庄。看到酒就露出猩猩般的喜悦,爱花如同栩栩如生的灵魂。阶前有三个石瓮,座上来自五湖四海的语言。困难来临时,我们像仙人一样北逃,行酒令时开玩笑,多余的剃发。听到歌声,半日静谧,得到彩礼,一堂喧闹。愤怒如同秋天的鹰,争相如同渴水的猿。从夜晚到早晨,时间错乱,醉醒交替。房间小,停止了诗的惩罚,酒筹多,欣然接受酒的冤屈。话语深入,仆人入睡,酒杯苦涩,教条昏沉。河水没入树林,鸟儿渐渐翻飞。归途传来远处的火炬,门卫已经呵斥开门。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一个充满生机与文化氛围的场景,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展现了作者对自然和人文的热爱。诗中“净绿无馀地,鲜芳缀满盆”等句,生动地描绘了环境的美丽与生机。同时,通过“客来谈白传,书去觅青原”等句,表达了作者对文化交流的重视。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展现了作者深厚的文学功底和丰富的情感世界。

袁宏道

袁宏道

袁宏道,字中郎,又字无学,号石公,又号六休。湖广公安(今属湖北省公安县)人。万历二十年(1592年)进士,历任吴县知县、礼部主事、吏部验封司主事、稽勋郎中、国子博士等职,世人认为是三兄弟中成就最高者。他是明代文学反对復古运动主将,他既反对前後七子摹拟秦汉古文,亦反对唐顺之、归有光摹拟唐宋古文,认为文章与时代有密切关系。袁宏道在文学上反对“文必秦汉,诗必盛唐”的风气,提出“独抒性灵,不拘格套”的性灵说。与其兄袁宗道、弟袁中道并有才名,由于三袁是荆州公安县人,其文学流派世称“公安派”或“公安体”。合称“公安三袁”。 ► 169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