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二日盛集诸公郊游至二圣寺仍用散木韵

白马紫缰游,溪光湛碧秋。 蛾眉司酒监,大鼻领曹头。 抽点荞花雪,杯香芳叶沟。 山房开料理,菊晚是吾忧。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白马紫缰游:骑着白马,马缰是紫色的,形容出游的豪华。
  • 溪光湛碧秋:溪水在秋天的阳光下显得特别清澈碧绿。
  • 蛾眉司酒监:蛾眉,指女子细长而美的眉毛,这里可能指美丽的女子负责监督酒宴。
  • 大鼻领曹头:大鼻,可能指一个鼻子大的男子,领曹头,可能是指他领导或主持某个团体或活动。
  • 抽点荞花雪:抽点,指采摘,荞花雪,可能是指荞麦花开得像雪一样。
  • 杯香芳叶沟:杯中酒香,芳叶沟,可能是指沟边长满了芳香的叶子。
  • 山房:山中的房屋,常指隐居或读书的地方。
  • 菊晚是吾忧:菊花晚开,成为我的忧虑,可能指担心菊花不能如期开放。

翻译

骑着装饰华丽的白马出游,溪水在秋日的阳光下显得碧绿清澈。美丽的女子负责监督酒宴,鼻子大的男子领导着团队。采摘如雪般的荞麦花,杯中的酒香与沟边的芳叶交织。山中的房屋需要整理,我担心的是菊花是否会晚开。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明代袁宏道与朋友们在九月二日的一次郊游活动。诗中通过“白马紫缰”、“溪光湛碧”等意象展现了秋日郊游的豪华与美景,同时通过“蛾眉司酒监”、“大鼻领曹头”等生动的人物描写,增添了诗的趣味性。后两句则转向对自然景物的关注,表达了对菊花开放时间的忧虑,体现了诗人对自然变化的敏感与关怀。

袁宏道

袁宏道

袁宏道,字中郎,又字无学,号石公,又号六休。湖广公安(今属湖北省公安县)人。万历二十年(1592年)进士,历任吴县知县、礼部主事、吏部验封司主事、稽勋郎中、国子博士等职,世人认为是三兄弟中成就最高者。他是明代文学反对復古运动主将,他既反对前後七子摹拟秦汉古文,亦反对唐顺之、归有光摹拟唐宋古文,认为文章与时代有密切关系。袁宏道在文学上反对“文必秦汉,诗必盛唐”的风气,提出“独抒性灵,不拘格套”的性灵说。与其兄袁宗道、弟袁中道并有才名,由于三袁是荆州公安县人,其文学流派世称“公安派”或“公安体”。合称“公安三袁”。 ► 169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