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松居士汪佥宪乃尊号

高士开轩日,栽松过万株。 经营三径里,封植百年馀。 白鹤归辽左,青龙奋海隅。 岩廊收不尽,云雨更蒸濡。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佥宪:古代官名,指监察御史。
  • 高士:指品德高尚、不慕名利的人。
  • :古代一种有帷幕而前顶较高的车,也指高大、宽敞的房屋。
  • 三径:指隐士的居所,源自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中的“三径就荒,松菊犹存”。
  • 封植:指栽培、种植。
  • 辽左:古代地名,指辽东。
  • 青龙:古代四象之一,代表东方,常用来象征吉祥。
  • 海隅:海边,海角。
  • 岩廊:指高耸的山岩和深邃的廊道,这里比喻朝廷。
  • 蒸濡:蒸腾滋润,比喻恩泽广被。

翻译

高士开设轩敞的居所之日,栽种了超过万株的松树。 在隐士的居所里精心经营,这些松树已种植了百年有余。 白鹤飞回辽东之地,青龙在海角振奋。 即使朝廷也无法完全收纳,云雨更显得恩泽广被。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一位高士在其居所周围种植了大量松树的景象,通过“万松”、“百年馀”等词语,展现了时间的深远和自然的恒久。诗中“白鹤归辽左,青龙奋海隅”运用了象征手法,白鹤和青龙分别象征着吉祥和力量,增添了诗歌的神秘色彩。结尾的“岩廊收不尽,云雨更蒸濡”则表达了高士的德行和影响力超越了朝廷,如同云雨般滋润着四方,体现了作者对高士高尚品德的赞美。

区元晋

区元晋,字惟康。新会人。越子。明世宗嘉靖四年(一五二五)举人。官云南镇南知州,晋福建兴化府同知。著有《见泉集》。清温汝能《粤东诗海》卷二一、清道光《广东通志》卷二七四等有传。区元晋诗,以附于明万历四十四年刻区越撰《乡贤区西屏集》之《区奉政遗稿》为底本,参校一九五四年重印《区西屏见泉二公合集》中之《奉政区见泉公遗集》。 ► 47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