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日漫兴呈潘别驾余郡博

西园爽气集青尊,漫把炎蒸一笑吞。 远水蒹葭明浅濑,夕阳红紫散孤村。 江湖踪迹休怜渺,风雨尘途可那翻。 咫尺洞庭秋正好,欲将烟月付渔竿。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漫兴:随意作诗,不拘一格。
  • 别驾:古代官名,这里指潘别驾。
  • 郡博:郡博士,古代官名,这里指余郡博。
  • 西园:指西边的园林。
  • 爽气:清新的空气。
  • 青尊:青铜酒器,这里指酒。
  • 炎蒸:酷热的天气。
  • 蒹葭:芦苇。
  • 浅濑:浅滩。
  • 红紫:指晚霞的颜色。
  • 孤村:孤零零的村庄。
  • 江湖踪迹:指漂泊不定的生活。
  • 风雨尘途:比喻艰难困苦的生活道路。
  • 可那翻:无奈何,无法改变。
  • 咫尺:形容距离很近。
  • 洞庭:洞庭湖,中国第二大淡水湖。
  • 烟月:朦胧的月光。
  • 渔竿:钓鱼竿,这里指隐居生活。

翻译

在西园中,清新的空气汇聚在青铜酒器旁,我们随意地饮酒,将酷热的天气一笑置之。远处的水面上,芦苇在浅滩中清晰可见,夕阳的晚霞将孤零零的村庄染成了红紫色。不要怜悯我漂泊不定的生活,风雨中的艰难道路无法改变。洞庭湖的秋天景色正好,我想要将朦胧的月光和渔竿一起,享受隐居的生活。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秋日西园的宁静景象,通过“爽气集青尊”和“炎蒸一笑吞”表达了诗人对炎热天气的超然态度。诗中“远水蒹葭明浅濑,夕阳红紫散孤村”以细腻的笔触勾画出一幅宁静而美丽的乡村晚景。后两句“江湖踪迹休怜渺,风雨尘途可那翻”则透露出诗人对漂泊生活的无奈与接受。结尾“咫尺洞庭秋正好,欲将烟月付渔竿”展现了诗人向往隐逸生活的情感,整首诗意境深远,语言优美,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和生活的深刻感悟。

区元晋

区元晋,字惟康。新会人。越子。明世宗嘉靖四年(一五二五)举人。官云南镇南知州,晋福建兴化府同知。著有《见泉集》。清温汝能《粤东诗海》卷二一、清道光《广东通志》卷二七四等有传。区元晋诗,以附于明万历四十四年刻区越撰《乡贤区西屏集》之《区奉政遗稿》为底本,参校一九五四年重印《区西屏见泉二公合集》中之《奉政区见泉公遗集》。 ► 47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