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刺谗诗

施施谗夫,胡言之厚。 甘言谀辞,亦孔之丑。 君子攸行,遭汝疾诟。 邦家之覆,亦在利口。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施施:(yí yí) 形容人得意洋洋的样子。
  • 谗夫:指说人坏话、诽谤他人的人。
  • :此处指言辞的过分或不当。
  • 谀辞:奉承、讨好的话语。
  • :很,非常。
  • :此处指不正当、不道德。
  • 攸行:所行,指君子的行为。
  • 疾诟:激烈的诽谤。
  • :颠覆,失败。
  • 利口:能言善辩的口才,此处指善于用言辞伤害他人。

翻译

那些得意洋洋的诽谤者,为何言辞如此过分。 他们甜言蜜语,奉承讨好,却是非常不道德。 君子的行为,遭到了你的激烈诽谤。 国家的失败,也在于那些善于用言辞伤害他人的利口。

赏析

这首诗深刻地揭示了谗言的危害,通过对比君子的正直行为与谗夫的丑恶言辞,强调了谗言对个人乃至国家的破坏力。诗中“施施谗夫”与“君子攸行”形成鲜明对比,突出了君子的高尚与谗夫的卑劣。最后两句“邦家之覆,亦在利口”更是深刻指出,谗言不仅伤害个人,更可能导致国家的不幸,警示人们要警惕和抵制谗言。

区大相

明广东高明人,字用儒,号海目。区益子。善为文,下笔千言立就。万历十七年进士。初选庶吉士,累迁赞善、中允。掌制诰。居翰院十五年,与赵志皋、张位、沈一贯等有旧。赵等先后当国,大相皆引避不轻谒。后调南太仆寺丞,以疾归,卒。工诗词,皆严于格律,为明代岭南大家。有《太史集》、《图南集》、《濠上集》。 ► 157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