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观桥泛舟

· 陶益
野旷望无穷,清江对落枫。 客船冲浪白,渔火入波红。 击楫惊沙鸟,题桥愧海翁。 因思庞处士,便卧鹿门东。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大观桥:桥名,具体位置不详。
  • 陶益:明代诗人。
  • 野旷:原野空旷。
  • 清江:清澈的江水。
  • 落枫:落叶的枫树。
  • 客船:载客的船只。
  • 冲浪:船只在波浪中前进。
  • 渔火:渔船上的灯火。
  • 击楫:划桨。
  • 沙鸟:沙滩上的鸟。
  • 题桥:在桥上题诗。
  • 海翁:老渔翁,这里指诗人自己。
  • 庞处士:指庞德公,东汉末年隐士,曾隐居于鹿门山。
  • 鹿门:山名,在今湖北省襄阳市,庞德公曾隐居于此。

翻译

站在空旷的原野上,眺望远方,视野无边无际。清澈的江水映衬着落下的枫叶。载客的船只在波浪中前行,显得格外洁白,而渔船上的灯火在水中映出红色的光芒。划桨声惊起了沙滩上的鸟儿,我在桥上题诗,却感到愧对那位老渔翁。因此想起了庞德公,他曾在鹿门山东隐居。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江边秋景图,通过“野旷”、“清江”、“落枫”等意象展现了秋天的宁静与辽阔。诗中“客船冲浪白,渔火入波红”以色彩对比生动地描绘了江面上的景象,动静结合,意境深远。后两句通过“击楫惊沙鸟,题桥愧海翁”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感慨与自省,最后以对庞德公的怀念作结,流露出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陶益

陶益,字允谦,号练江居士、江门迂客。其祖本为郁林人,附籍新会。明世宗嘉靖三十五年(一五五六)以明经授江西永新训导。读书博学强记,精易通理。尝日集诸生,讲白沙之学于明伦堂;又构樾墩书屋,读书其中。抚按交荐,以目疾辞归,年八十卒。著有《练江子樾墩集》。清顾嗣协《冈州遗稿》卷五、清温汝能《粤东诗海》卷二一有传。 ► 51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