遣使寄答余希传

· 陶益
一缄书正发,三老棹偏行。 路逐浮萍转,思随蔓草生。 苏湖君迈迹,郑圃我逃名。 不尽相期意,临流歌濯缨。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缄书:封好的书信。
  • 三老:古代掌教化的乡官,这里可能指三位长者。
  • :划船的桨,这里指船。
  • 浮萍:水生植物,比喻漂泊不定。
  • 蔓草:蔓延生长的草。
  • 苏湖:苏州和湖州,泛指江南地区。
  • 迈迹:远行,这里指远大的志向或行动。
  • 郑圃:郑国的园圃,这里可能指隐居之地。
  • 逃名:逃避名声,指隐居不问世事。
  • 濯缨:洗涤帽带,比喻超脱尘世,保持高洁。

翻译

一封书信刚刚发出,三位长者划着船偏行。 路途随着浮萍转动,思念之情随着蔓草生长。 你在苏湖地区迈开大步,我在郑国的园圃中逃避名声。 无法完全表达相互期待的心意,站在水边歌唱洗涤帽带。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书信、船行、浮萍、蔓草等意象,表达了诗人对远方友人的思念和对自己隐居生活的感慨。诗中“路逐浮萍转,思随蔓草生”巧妙地运用自然景象比喻人生的漂泊与思念的绵长。结尾的“不尽相期意,临流歌濯缨”则抒发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高洁生活的向往。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展现了明代诗人陶益的文学才华和深邃情感。

陶益

陶益,字允谦,号练江居士、江门迂客。其祖本为郁林人,附籍新会。明世宗嘉靖三十五年(一五五六)以明经授江西永新训导。读书博学强记,精易通理。尝日集诸生,讲白沙之学于明伦堂;又构樾墩书屋,读书其中。抚按交荐,以目疾辞归,年八十卒。著有《练江子樾墩集》。清顾嗣协《冈州遗稿》卷五、清温汝能《粤东诗海》卷二一有传。 ► 51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