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夕见邑辅城新整完固肆笔以志喜

· 陶益
附郭一登临,峨然望不禁。 戍楼悬夜柝,驿路起寒砧。 远堞风声树,长濠月色深。 何人重保障,思与结同心。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附郭:靠近城墙。
  • 峨然:高耸的样子。
  • 戍楼:边防驻军的瞭望楼。
  • 悬夜柝:悬挂在夜晚的警报器。
  • 驿路:古代传递文书的官道。
  • 寒砧:寒秋时的砧杵声,常用来象征秋思。
  • 远堞:远处的城墙。
  • 风声树:风吹过树木的声音。
  • 长濠:深长的护城河。
  • 月色深:月光显得特别明亮。
  • 保障:安全保护。

翻译

我靠近城墙登高远望,城墙高耸,令人不禁仰望。夜晚,戍楼上悬挂着警报器,驿路上传来寒秋的砧杵声。远处的城墙在风中摇曳的树声中显得更加坚固,长长的护城河在月光下显得格外深邃。有谁能够重视这座城的安全保护,我希望能与他结成同心,共同守护。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作者在秋夜登高远望时的所见所感。通过“戍楼悬夜柝,驿路起寒砧”等句,生动地勾勒出一幅边城秋夜的景象,透露出一种宁静而庄严的氛围。诗的最后两句表达了作者对城池安全的关切,以及希望能与他人同心协力,共同守护家园的美好愿望。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展现了明代边塞诗的独特魅力。

陶益

陶益,字允谦,号练江居士、江门迂客。其祖本为郁林人,附籍新会。明世宗嘉靖三十五年(一五五六)以明经授江西永新训导。读书博学强记,精易通理。尝日集诸生,讲白沙之学于明伦堂;又构樾墩书屋,读书其中。抚按交荐,以目疾辞归,年八十卒。著有《练江子樾墩集》。清顾嗣协《冈州遗稿》卷五、清温汝能《粤东诗海》卷二一有传。 ► 51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