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滁大雪歌

· 屠隆
昨日何日故人一尊虎丘月,今日何日马头十丈南滁雪。 昨日何日金陵管弦喧酒家,今日何日关山石裂穿寒沙。 从来雨雪多江北,回首江南泪沾臆。所以古人惜河梁,昨日之尊那可得。 西风太有权,浊酒都无力。冷如鬼手捉马鞭,狐裘蒙茸亦何益。 寒山日落牛羊眠,往往茅屋见人烟。茅屋人家绝可怜,黄茅鹔出青松巅。 自住山上屋,还耕山下田。童子捞鱼溪水边,女儿卖酒工数钱。 三家五家自来往,年深不问城市迁。门前雪花大如手,万片琼瑶写枯柳。 火煨榾柮啖蹲鸱,藜羹麦饭地黄酒。生游死葬寒山下,一生不向长安走。 而我胡为冰雪中,马蹄踏破行千峰。繁华富贵转眼空,山中之人笑杀侬。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南滁:指今天的安徽省滁州市。
  • 屠隆:明代文学家,字长卿,号南滁外史。
  • :古代的一种酒器,这里指饮酒。
  • 虎丘:位于江苏省苏州市,是著名的风景名胜区。
  • 金陵:南京的古称。
  • 关山:指边关的山岭。
  • 沾臆:泪水沾湿胸襟。
  • 河梁:指桥梁,也用来比喻离别的地方。
  • 蒙茸:杂乱的样子。
  • 榾柮:木块,木头。
  • 蹲鸱:指烤熟的芋头,形状像鸱鸟蹲坐。
  • 藜羹:用藜菜煮的羹,泛指粗劣的食物。
  • 麦饭:用麦粒煮成的饭,也是粗食。
  • 地黄酒:用生地黄泡制的酒,有滋补作用。
  • 琼瑶:美玉,这里比喻雪花。
  • 榾柮:木块,木头。
  • 蹲鸱:指烤熟的芋头,形状像鸱鸟蹲坐。
  • 藜羹:用藜菜煮的羹,泛指粗劣的食物。
  • 麦饭:用麦粒煮成的饭,也是粗食。
  • 地黄酒:用生地黄泡制的酒,有滋补作用。

翻译

昨日是何日,与故人在虎丘月下共饮一杯,今日是何日,马头前是南滁十丈厚的雪。 昨日是何日,金陵城中管弦乐声喧闹,酒家热闹非凡,今日是何日,关山石裂,寒沙穿透。 从来雨雪多在江北,回首江南,泪水沾湿胸襟。所以古人珍惜河梁之别,昨日的酒杯怎能再得。 西风太有权势,浊酒都无力抵抗。冷得像鬼手捉马鞭,狐裘杂乱又有何用。 寒山日落,牛羊安眠,茅屋中可见人烟。茅屋人家极为可怜,黄茅中露出青松之巅。 自住山上屋,还耕山下田。童子在溪水边捞鱼,女儿卖酒熟练数钱。 三家五家自由来往,年深不问城市变迁。门前雪花大如手,万片琼瑶洒在枯柳上。 火煨木块,吃烤芋头,藜羹麦饭配地黄酒。一生游历死葬寒山下,一生不向长安走。 而我为何在冰雪中,马蹄踏破行千峰。繁华富贵转眼空,山中之人笑杀我。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对昨日与今日、江南与江北、繁华与荒凉的对比,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转、世事变迁的感慨。诗中“昨日之尊那可得”一句,深刻反映了人生无常、美好时光难以再现的哀愁。后文描绘的山中生活,虽简朴却自得其乐,与前文的繁华形成鲜明对比,体现了诗人对简朴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繁华的淡漠。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展现了诗人对人生和社会的深刻洞察。

屠隆

屠隆

明浙江鄞县人,字纬真,一字长卿,号赤水、鸿苞居士。少时才思敏捷,落笔数千言立就。万历五年进士。除颍上知县,调青浦县。在任时游九峰、三泖而不废吏事。后迁礼部主事。被劾罢归,纵情诗酒,卖文为生。著作有传奇《彩毫记》、《昙花记》、《修文记》,另有《义士传》、《冥寥子》、《由拳集》、《白榆集》等。 ► 14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