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东道院

· 陶安
福地浑无案牍尘,黄堂清静控江津。 仙凡只隔门前水,僚吏常如物外人。 衙鼓晴敲琪树晓,戟香暖透碧桃春。 政平讼简恩波远,胜读黄庭礼玉晨。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福地:指神仙居住的地方,也指环境优美、宜人的地方。
  • 案牍:指官府的文书工作。
  • 黄堂:古代对州郡太守的尊称。
  • 江津:江边的渡口。
  • 仙凡:神仙与凡人。
  • 僚吏:指官府中的下属官员。
  • 物外人:超脱世俗的人。
  • 衙鼓:官府中的鼓,用于报时或宣布重要事项。
  • 琪树:传说中仙境的树。
  • 戟香:指官府中兵器散发出的香气,也象征着官府的威严。
  • 碧桃:传说中仙境的桃树。
  • 政平讼简:政治清明,诉讼简便。
  • 恩波:比喻恩泽广泛。
  • 黄庭:道教经典《黄庭经》,这里泛指道教经典。
  • 礼玉晨:指道教的礼仪和修行。

翻译

在这片神仙般的福地,没有繁琐的文书尘埃,黄堂清静,控制着江边的渡口。神仙与凡人只隔着门前的一水之隔,下属官员们常如超脱世俗的人。

晴朗的早晨,官府的鼓声敲响,如同仙境中的琪树在晨光中醒来,戟香在温暖的春日里弥漫,仿佛碧桃树下的春天。政治清明,诉讼简便,恩泽广泛,远胜过阅读道教经典和修行礼仪。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理想化的官府环境,通过对比仙境与凡间的距离,表达了作者对于清静、超脱世俗生活的向往。诗中运用了许多道教和仙境的意象,如“琪树”、“碧桃”,增强了诗歌的神秘色彩和超凡脱俗的氛围。同时,通过对“政平讼简”和“恩波远”的赞美,体现了作者对于政治清明、社会和谐的理想追求。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表达了作者对于理想官府和社会的美好愿景。

陶安

明太平府当涂人,字主敬。元顺帝至正四年举人。授明道书院山长,避乱家居。朱元璋取太平,安出迎,留参幕府,任左司员外郎。洪武元年任知制诰兼修国史,寻出任江西行省参知政事,卒官。有《陶学士集》。 ► 85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