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雁

· 陶益
孤雁飘飘客异乡,洞庭水落倍悲凉。 黄芦苦竹去何暮,朔雪寒云飞已长。 吊影自怜沙上月,鸣声空咽路傍霜。 白头感汝偏相忆,弟妹萧条老更伤。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飘飘:形容孤雁飞翔的样子。
  • 水落:指水位下降。
  • 黄芦苦竹:指荒凉的景象,黄芦和苦竹都是荒野中常见的植物。
  • 朔雪:北方的雪。
  • 寒云:寒冷的云。
  • 吊影:孤独的身影。
  • 空咽:形容孤雁的叫声,似乎在咽泣。
  • 萧条:形容凄凉、冷落。

翻译

孤雁独自飞翔在异乡,洞庭湖水位下降,更显得悲凉。 黄芦和苦竹遍布的荒野,天色已晚,北方的雪和寒冷的云,飞行已久。 孤独的身影在沙上的月光中自怜,鸣叫声在路旁的霜中空洞地咽泣。 白发苍苍的我,因你的孤独而更加思念,弟妹们也都凄凉冷落,老来更感伤。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孤雁的形象,表达了作者对异乡漂泊、孤独无依的深切感受。诗中,“孤雁飘飘客异乡”直接点明了主题,而“洞庭水落倍悲凉”则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加深了孤独和悲凉的氛围。后文中的“黄芦苦竹”、“朔雪寒云”等意象,进一步以荒凉的自然环境来象征内心的孤寂。结尾处的“白头感汝偏相忆”则透露出作者对家人的思念和对老去的感慨,整首诗情感深沉,意境凄凉,展现了作者对人生境遇的深刻感悟。

陶益

陶益,字允谦,号练江居士、江门迂客。其祖本为郁林人,附籍新会。明世宗嘉靖三十五年(一五五六)以明经授江西永新训导。读书博学强记,精易通理。尝日集诸生,讲白沙之学于明伦堂;又构樾墩书屋,读书其中。抚按交荐,以目疾辞归,年八十卒。著有《练江子樾墩集》。清顾嗣协《冈州遗稿》卷五、清温汝能《粤东诗海》卷二一有传。 ► 518篇诗文